西藏27种藏药植物人工种植技术获得突破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负责人扎西次仁5月14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截至目前,西藏已有27种藏药植物可进行产业化种植。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是西藏规模最大的藏药制剂室,该制剂室主任拉巴次仁称,当前西藏藏药生产对野生藏药植物资源依赖度几乎为100%。
“在藏医临床中,二十五味绿绒蒿丸是治疗肝脏疾病的常用药、必用药,但绿绒蒿是濒危藏药材,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拉巴次仁说,由于原料缺乏,他们只能根据医院患者的情况进行适量生产。而在市场上,则难觅二十五味绿绒蒿丸的踪影。
拉巴次仁认为,相比内地中药植物已形成产业化种植,当前西藏藏药植物种植还没有形成规模,导致一些常用藏药生产面临困境,藏药材推广种植迫在眉睫。
经过多年种培技术研究和积累,目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已有25公斤绿绒蒿(6个分类品种)、10公斤印度獐牙菜、2.5公斤胡黄连等8种濒危藏药材的种子储备。此外,毛果婆婆纳、甘青青兰、棱子芹、藏木香、桃儿七等合计27种藏药材植物都已成功驯化,达到了产业化推广种植条件。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植物组织培养中心主任白玛玉珍说,包含多种濒危藏药植物在内,目前不少品种具备了产业化种植的技术条件。她认为西藏藏药产业需要政策引导,进一步打通技术、农户和藏药生产企业之间的壁垒,使西藏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
医疗专家入藏免费治疗患儿
日前,民政部“明天计划”医疗专家组赶赴西藏,为患有外科、骨科、心脏科、神经内科等疾病的150余名儿童进行免费诊疗。[详细] -
仁心丹术 情暖雪域
本报记者晓勇“如何保证开展新手术和完成大手术时不间断,又能尽量减轻和避免较长时间的缺氧给手术者身体带来的伤害?”这是去年初次进藏的援藏医生张伟经常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最终,他发明了手术中边吸氧边手术的方法,手术者与...[详细] -
为藏药材可持续发展垦出“良田沃土”
高海拔所形成的独特气候条件使得藏药材疗效显著,千百年来在保护民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