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医改“增量”“减负”并行推进

发布时间:2018-11-28 16:47:00来源: 健康报网

  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重庆市忠县召开医改典型经验专题发布会。会上提供的材料显示,2017年全国医疗机构门诊量达81.8亿人次,比2015年增加4.9亿人次,增幅为6.37%;住院量达24436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3383万人次,增幅为16.07%。与此同时,居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各地是如何在做增量的同时做到减负的呢?其中有哪些创新路径值得借鉴?

  科学减负渐显良好收效

  2017年9月,重庆市237家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国企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结束了60多年以药补医的历史。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林介绍,重庆市通过4条途径确保不增加患者负担。

  一是降低药价,腾出改革空间,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实施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非医保药品联合议价采购,采购价整体降低10.6%;二是理顺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实施“有升有降”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439项;三是医保配套,所有价格调升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调增部分医保承担了约80%;四是差异化的价格调整和财政兜底,实现医院补偿精准,对价格调整补偿率不足90%的医院,财政以“罚点球”的形式兜底补足到90%。

  “诊察费虽然大幅提高,但经医保定额报销后,一级、二级医院普通门诊个人自付分别较改革前下降了每人次1元、1.5元。”周林表示,自去年7月以来,该市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公立医院良性运行,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出院费用同比下降6%,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9%。

  重庆市还实时动态监测医院改革效果,出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和不合理用药记分管理办法,探索实行“驾照式”记分管理。同时,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与市纪委联合开展“民生监督暨过度诊疗”专项整治行动,将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大型设备检查率、辅助用药等指标纳入重点监测。

  多项举措挤出“间接成本”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区长李哲在谈到为患者减负时,提及了“间接成本”这个词。他说,如果本地的医疗服务能力弱,患者到外地就诊,由此导致的饮食、住宿、交通等“间接成本”其实也是看病花销的一部分。盐湖区通过构建管办分开、区乡一体、以乡带村、城乡联动的新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分级诊疗,“百姓看病的门诊费用、自费比例、间接成本均下降,基本实现了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银川市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看病就医痛点、难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副市长钱秀梅介绍,该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医疗模式,把存量的医疗资源高效利用起来。比如,向上聚集国际和“北上广”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建设全国专家会诊中心,解决本地疑难杂症的会诊和外请手术等问题,迅速提升本地医务人员技术能力;向下依托银川市属医疗卫生资源,建设“银川在线互联网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与上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的远程会诊。

  “全市一盘棋,建设整套‘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管防控体系。”钱秀梅表示,银川市正打造适合本地实际的低成本、可复制、高效率、高满意度、多方共赢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针对贫困人群强化保障

  对贫困患者而言,就医负担更为敏感。河南省焦作市政协副主席陈湘介绍,该市通过定制医疗诊疗方案、定制医保救助方案、实行社会救助兜底,避免了“老病号”长期患病加剧贫困、“新病号”因病加重贫困、“已脱贫户”因病返贫等问题发生。

  目前,焦作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健康扶贫优诊证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均可享受专享优惠政策。该市出台了家庭医生劳务激励政策,规定每签约一名贫困群众每年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补贴15元,目前全市贫困群众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每个贫困户可获得包括疾病诊治、医疗随访、慢病管理、健康指导等服务。

  青海省海东市副市长袁波介绍,该市在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瞄准重点人群的需求。“各县(区)公立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建立,解决了辖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就近就医问题,与到省级医院透析相比,年平均费用减少1.2万元~1.8万元。”

  “在县内公立医院总诊疗量较改革前增长48.62%的同时,群众看病更省钱。”重庆市忠县县长江夏表示,该县将医改便民措施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尤其是设立2500万元健康扶贫专项经费,实施健康扶贫救助兜底政策,已累计救助8247人。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