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援藏:只为做雪域高原的健康使者
中国西藏网讯 山东省淄博市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2016年6月26日第8批援藏干部进藏,这支队伍中的专业技术干部马强是主动申请第二次援藏的。“你还没有吃够高原工作的苦头?”这句话是马强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图为援藏干部马强在讲述他的故事 摄影:许小娟
老百姓的真诚淳朴打动了我
走近马强,山东汉子特有的真诚和质朴在他身上有了深刻地体现。当被问到为什么主动选择二次援藏时,他说:“你去西藏农牧区深入老百姓,看看他们的生活就自然想要来了。”简洁的话语流露出他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他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说起工作,马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说第一次进藏给一位僧人做检查发现他有胃肠道痉挛,及时帮助他缓解了病痛,当时僧人拉着他的胳膊说了很多很多他听不懂的话,但是从僧人的表情中他读懂了那份感激。“病人减除病痛的感激之情也令我很感动”,马强说,“而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老百姓的渴望和无奈刺痛了我
有一年我参加了山东省在西藏各地市每年一次的 “白内障光明行”活动,一位老大娘来看眼睛,当我们看到她时,她的眼睛已经不仅是白内障,眼睛内模糊而且还有其他严重问题,我们决定马上给老人手术,但是经专家诊断发现,老人的眼睛内已经穿孔无法再实施手术。当时老人双手合十再三乞求我们给她做手术,她绝望、无奈的神情深深地刺痛了我。
当地医疗条件环境激发了我
第一次来西藏,尤其是深入基层到乡村,看到很多孩子,作为医生我们从他们的气色、身高等情况可以直观地判断出他们的健康状况,有些小孩有先天性心脏病,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这里实在是太缺医生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强在熟悉和掌握了昂仁县医院整体情况尤其是内科专业的情况后,结合医院实际,逐项纠正当地医生治疗、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对门诊无菌观念、病房无菌观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采取“小课堂”的形式,向医院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疾病的诊治知识,切实提高了县医院临床医生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第一个24小时处理。因为藏区肝病较多,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较多,马强专门针对县医院的医生开展了讲座,详细讲解了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急诊及随诊注意事项。在国家开展的免费为西藏儿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活动中,他积极指导、协助县医院筛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次进藏的感叹
马强说,这次进藏感受最深的是昂仁县的变化。当第六批援藏干部刚进藏时,昂仁县的电是不能用来看电视的,甚至一天都充不满自己的手机,灯光昏暗。而现在,整个县城变化非常大,尤其是县医院,以前连最基本的验血都做不到,现在基础硬件设施都已经齐备,医院建筑也由以前的平房改建成综合大楼和专门的住院楼,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
说起医院的发展,马强强调,现在医院硬件设施齐备了,下一步就是加强软件建设,也就是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能力水平,这将是他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相信我们的医院一定能够软硬两手全面强大起来”,马强自信地说。
图为马强工作的地方——昂仁县人民医院 摄影:许小娟
“藏族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党和国家号召要帮助他们、扶持他们,我愿意响应召唤,用专业技能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让更多的藏区同胞恢复健康,同时我自己也从中得到了锻炼,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满足,昂仁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马强说:“对于援藏,有人羡慕,有人畏惧,其实援藏的感受就三句话:“眼睛看天堂:海拔4000米以上有真正的蓝,真正的白,真正的辽阔;身体在 地狱 :含氧量不足60%,气压只有标准气压一半,开水60度,呼吸困难、运动艰难、道路险要、天气多变;精神在家园:相距4000公里以外,家的温暖、亲人的牵挂、领导的关怀、朋友的祝愿。” 对马强来说,援藏工作就是实现自我“增值赋能”的平台,也是追逐梦想的“幸福援藏”。
无悔援藏路,一生西藏情。六载真情奉献不忘援藏情怀。西藏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给马强留下的是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他说自己愿意永远做雪域高原的健康使者,真正成为西藏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中国西藏网 特约通讯员/许小娟)
-
医疗援藏:江苏援藏干部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从江苏到西藏,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未曾抵挡江苏援藏干部的热情。过去三年,江苏援藏干部围绕当地百姓的所需所盼,把医疗援藏作为重点,努力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详细] -
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999应急救护(援)中心与拉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签订联动救援协议
6月26日,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999应急救护(援)中心与拉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签订联动救援协议,建立人员、车辆、救援工作紧急联动救援体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应急救援的作用。[详细] -
注意 西藏骑行别太逞强 胸痛可能会要了命
在对患者李波的紧急救治中,拉萨市人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急诊科为场所,通过“医疗+行政”全院联动,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