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行业动态

铭记党的恩情 倾心服务群众

万靖 发布时间:2019-11-05 10:12:00来源: 西藏日报

  “你们先坐着喝喝茶,我把这里的病人看了就来。”面对门诊室里众多的病患,次成和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诊断、抓药、输液……

  “天气一冷,风寒感冒的人就多了起来,这段时间比较忙。”手上的工作做完后,次成步履矫健地向我们走来,这位75岁的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

  次成,1944年出生于西藏那曲市聂荣县索雄乡提玛村,自幼父母离世,跟着姨妈长大。在次成的记忆中,小时候一直过着放牛放羊的生活,挨饿受冻是常态。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当时十几岁的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能吃饱穿暖了。”当次成得知是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好生活,他怀着感激之情,开始学习藏汉双语与国家政策相关的书籍,想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人。

  “1964年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走上了从医路。”当时,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召集一个电影放映员,次成是索雄乡的推荐人员。面对乡里的现状,次成在思索良久后拒绝了这个好机会,提出想做一名医生,“我们全乡都没有医生,村民生病了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

  在得知次成的意愿后,县政府安排次成到县里的医院学习,掌握了诊断、配药、打针等技术后,次成回到村里,成了一名乡村医生,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生病村民的家里。

  “以前乡里全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是泥泞,长途跋涉,鞋子坏了,我就只能赤脚走到病人家里。现在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民家里基本上都购买了代步工具,摩托车、小型越野车、小货车……大家一生病直接就来卫生院就诊,非常方便,我也几乎不出诊了。”谈起这些年家乡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次成非常高兴。

  1976年,聂荣县派次成前往辽宁省进修了四年。进修结束后,他来到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家离卫生院路途遥远,次成搬到了乡卫生院,半年才抽空回家一次。

  “现在路面好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增加到了6人,我每周都能回家一次。”说起开心的事,次成滔滔不绝,“2013年10月我还被选派到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妇幼保健发展论坛会,从那曲坐火车到拉萨,再乘飞机到上海,不到半天时间就到了。上海真的太美太繁华了,并且吃住行都特别方便,我真想走遍全国所有的城市,领略它们在祖国快速发展下的不同魅力。”

  本该退休安享晚年的年纪,次成一如既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全都是共产党和国家给我的,我也要把我的一切奉献给家乡的老百姓。”

  为了带动引导更多人爱党爱国,次成还当上了乡里的宣讲员,去每个村义务看诊的同时宣讲“四讲四爱”,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