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炎热夏季 警惕食源性疾病

发布时间: 2024-07-05 15:25:00 来源: 人民网

  炎热夏季,美食不断激活着我们“舌尖上的多巴胺”。然而,因高温多雨,夏季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易发的季节。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警惕“病从口入”的风险。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感控办副主任叶青,教您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叶青介绍,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使各种致病因子进入人体而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通俗地讲,食源性疾病就是通过“吃”而引发的疾病。感染性食源性疾病,主要是因为食品污染致病微生物等所引起的疾病。中毒性食源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动植物毒素等污染食品而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中毒。

  “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其他严重后果包括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大脑、神经功能障碍,反应性关节炎,癌症和死亡。”叶青说。

  叶青表示,遵循以下五个要点,可以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一是保持清洁。加工烹饪食物时,要保持手部、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的清洁。

  二是生熟分开。加工生、熟食物的厨具、容器,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

  三是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肉、禽、蛋类和海产制品要充分烧熟煮透;冰箱里存放的剩余饭菜、熟食,再次食用前应彻底加热煮透;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四是要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冰箱冷藏;储存在冰箱中的食物不宜放置过久,应尽快食用。

  五是要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饮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不喝生水;挑选新鲜、有益健康的食物;水果和蔬菜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干净;不买、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以及不认识的野菜或野生蘑菇。

  “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在怀疑食物中毒的情况下,切忌自行处理,更不要盲目使用药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叶青提示。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雨水多湿气重 如何预防外湿侵袭?

    近期多地强降雨,空气湿度增加,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适当的运动如跑步、健走、球类运动、瑜伽、太极等,都有助促进气血循环,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从汗液、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详细]
  • 守护心理健康 呵护孩子成长

    近年来,呈贡区持续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成35个心理健康服务站(室),累计服务学生10.17万人次,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详细]
  • “养臭水”风靡校园 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养臭水是指将剩菜剩饭、昆虫尸体等放在密封容器中“培养”。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