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然后受苦。”有人一睁眼就开始感到疲累,身体“开机”几小时即电量枯竭,靠咖啡因续命;“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有人则每天朝气蓬勃,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用“低能量”和“高能量”来形容前述两种状态。除了精力上的差别,在社交上,前者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待着,在人多的环境里想要逃离,而后者在社交场合上游刃有余,全场的目光是他们的兴奋剂;在行动力上,前者认为自己“越来越懒”,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后者对新鲜事物充满期待,自驱力强。
无论是“公园二十分钟效应”,还是抱树吸收“自然精华”,有一部分人正在寻找恢复和提高能量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如何成为高能量的人”这一话题热度正在上涨,学会说不、拒绝内耗、寻找高质量的社交或独处、运动锻炼等方式是位列前茅的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闫芳认为,高能量或低能量不分好坏,只要不影响正常社会功能,处于“能量守恒状态”,低能量也没有关系,不用去和他人比,而是要和自己对比。一个人若是突然间能量下降明显,则需要引起重视,两周状态不佳则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感到能量被耗尽,应该怎么办
26岁的曲诗琦被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耗尽了能量”。2023年硕士毕业后,她考下了深圳一所小学的编制,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曲诗琦描述当教师的一天:没课的早上会因为班级打架事件,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处理;午饭刚吃一两口,接到生活老师的来电,就得赶到学生宿舍,下午再饿着肚子去上课;下班后,还要应付家长的微信及电话,夜里再熬夜备课。
“这份工作占用很多个人的时间”,此外,班里有几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刚开始她不知道如何管理,“我不断怀疑自己,面对这样的班级和纪律,我也很难受,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曲诗琦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毕业前只在教育机构实习过,“之前我设想过像很多报道里温暖的老师一样,课余还能关心到特殊儿童情绪的变化,滋养他们的心灵,但是我个人精力和时间真的不够处理这些,我也因为没时间多看心理学、教育学的书,没办法找到与问题学生相处的方式而感到内耗、难受。”
上班不到3个月,“有一天上课时,我心脏突然抽着疼了几次,无法大口呼吸,我知道再这样下去恐怕连基本的健康都没有了。这种状态也没法带好学生。”于是她决定辞职。
曲诗琦是一个早产儿,身体从小就不太好,“低能量在我身上的表现是专注力不够,最多坚持1个小时就得干别的事情,事情一多、压力上来我就头晕,整个人很疲惫”。
辞掉教师工作后,她休养了几个月,在今年3月成为一名公司行政职员。在网络上,曲诗琦找到了不少共鸣,一些努力找到宝贵工作机会的年轻人,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想、与自身极不相符,他们在耗尽能量之后,有的像曲诗琦一样选择离开,而有的因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留下了。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双相障碍科主任医师陈修哲指出,有些人容易精神内耗,他们因为关注别人的评价,或是过分担心未来、追求完美,这种内耗一定是消耗能量的,也会导致低能量的状态。
低能量不代表不热爱生活
2022年年底,张达发布了他的社交平台账号里第一条关于低能量者的帖子,“如果正常人的能量值是50%,精力旺盛者可以达到80%,我的能量值常年就只有30%-40%。”“我试过很多种办法让自己更有精力,但往往带来的是身体的过分消耗,让自己陷入更差的状态。”他的描述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一周后,这条“一个低能量者的自白”帖子突然爆火,达到7000多个赞,阅读量超过10万。张达忽然意识到,“原来被低能量状态困扰的,不止我一个人。”
那时候平台上关于低能量者的内容还较少,张达在账号里建立了一个“低能量”合集,他从自身出发,尝试从多维度去探讨为何越来越多人处于低能量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它、战胜它,避免哪些雷区”。他认为,一个人在身体和心智适配度有限的情况下,工作、社交、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济实力等外在因素就很容易触发低能量状态。
在生活和观察中,张达感到低能量者常常遭遇他人的误解和指责。“别人都能做,为什么你就做不了?”“怎么这么一会儿你就觉得累了?”“去应酬一下吃个饭怎么了?”他列举了低能量者面临的质疑,“我们把它当作生活常态,甚至会为产生这样的局面、给别人带来麻烦而感到抱歉。”
但张达表示,低能量不代表不热爱生活,自己只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全很多事情,只能在有限的精力里选择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希望大家能坦然接受自己,积极合理地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把自己能够支配的精力放在认为重要的事情上,并坚信这样做也可以把生活过得很好。”张达说。
陈修哲医生建议,不愿意出门社交的“低能量者”,可以在家里听听音乐、泡泡茶,找一些适合的行为方式来给自己减压、充电,改善情绪状态,不一定非要去社交。
此外他表示,有些人虽然不算情绪低落,但是体验快感的能力是缺失的,专业术语称作“快感缺失”。“如果低能量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家庭、学习、工作,他感到很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干预了。”
能量高低是一种状态,不该成为标签
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22岁学生程琪越是朋友眼中高能量的代表。学业上,她成绩优秀,取得保研资格,即将成为复旦大学的硕士生,本科期间她还同时修读了英法日3门外语;社会实践上,她积极参与演讲和辩论比赛,以此锻炼表达能力和胆量;社交上,她乐于结交新朋友,经常在朋友圈记录生活。
程琪越总结自身高能量的特点:情绪外放,性格主动,感染力强烈。高能量的表现在某些情况下能带来“加分”的效果,她举例,面试时她更容易放下“脸皮”去表现自己,短时间内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她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是从不内耗,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高能量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达成,比较轻松的生活状态和充裕的物质条件,才能带来欢乐愉悦的精神状态,在很累很焦虑的时候,其实不用勉强自己保持精力充沛的积极状态。”程琪越认为,能量高低只是一种状态,人不总是高能量或者低能量,这不该成为一个人的标签。
此外,她认为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很多人更倾向于把自己好的那一面展现出来,存在“幸存者偏差”。“比如,我的朋友圈都是发大美照、被录取、参加比赛等这些时刻,其他那些失败的时刻,我提都不会提的。”她建议,低能量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心的状态最重要。
现在,曲诗琦接受了自己低能量的状态,“先天的身体条件,决定了我没有那么好的精力像精英一样做‘时间管理大师’,那我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就行了。”她建议同样低能量的人,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接受现实之后再去提升自己想要突破的领域,“不管如何,身体健康才是重要的”。
在闫芳看来,确实会有一些人天生精力比较旺盛,同时她认为,这种高能量状态的维护,一定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激励着他们。能量高低除了有先天因素外,后天的习得更加重要。
能量下降是身体在发信号
闫芳指出,只要不影响正常社会功能,低能量也没有关系。在她接诊的患者中,有人表示突然失去了精神头,疲乏感很重,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担心自己得了病,他们去医院其他科室问诊检查之后,未发现严重的身体问题,就会被建议到精神科评估状况,“有的确实是情绪方面出了问题,带来能量下降”。
在问诊评估阶段,闫芳需要询问来访者近期压力程度、学习工作状态、睡眠状况、饮食结构等情况。专业评估后,一些来访者情绪症状较轻,暂未达到临床干预的状态,闫芳会从以下方面给出建议:合理膳食、营养平衡;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通过身体放松带动大脑放松;同好友聊天倾诉,给不良情绪找个出口;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为自己“充电增能”;不熬夜,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保存“能量”。
同时闫芳观察到,繁忙的“打工人”在工作之余只想躺着,并没有动力去执行前述建议。“若真的起不来床,可能是身体在给你发出信号,即你需要躺下。睡个懒觉其实也是一种放松,不一定把它当成特别不好的事情,但如果越躺越累,就要有意识去获取能量,哪怕只是从床上爬起来,先不追求结果,只要动起来,动力可能就会上来了。”
此外,闫芳提醒,青少年若是出现以下这些状况——突然变得懒惰,上课走神,睡不好、吃不好,感到特别疲惫,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则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必要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别人都没事,怎么就你有事’‘我觉得你就是不好好学习、思想有问题’,这种话建议家长就不要说了。”(作者:戴纳 刘昶荣)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