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药膳月饼走俏,要不要尝鲜?

发布时间: 2025-09-26 14:37: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强调“寓医于食”。从茯苓饼到枸杞茶,以食材调养身心的理念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如今,多地中医院纷纷推出特色药膳月饼:浙江省中医院推出“五行月饼”,按中医五行理论配伍,水行款益肾填精,金行款养心安神;扬州市中医院推出12款产品,由资深中医把关配方,实现美味与食养融合。这些月饼多采用低油、低糖工艺,既延续传统,又注入健康新意。

  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但从本质看,药膳月饼仍是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也不宜因“养生”标签而过量食用。况且,中药材讲究辨证施治,并非人人适用,盲目食用可能暗藏风险。说到底,药膳月饼能否持续长红,关键在于产品是否名副其实,市场是否规范有序。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无论普通月饼还是药膳月饼,适量食用才是关键。

  小小月饼,承载着团圆的情谊,也映照出百姓健康观念的提升。药膳月饼的流行,正是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也反映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不断升级。我们乐见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活力,也期待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让消费者在品味中秋韵味的同时,获得真切的健康馈赠。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疾控:孩子从小运动,好处不仅是减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6-10岁儿童每天应摄入畜禽肉、水产品各40克,11-13岁儿童每天各50克,14-17岁儿童每天各50-75克。 [详细]
  • 娃一入秋就拉肚子?当心是“秋季腹泻”在捣蛋

    据云南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入秋后,气温渐渐转凉,许多大病小病卷土重来,其中自然少不了“秋季腹泻”这位不速之客。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对症药物,如退热、止泻、益生菌等。 [详细]
  • 如何科学选购速干衣

    速干衣,是一种适用于运动和户外活动的功能性服装,其主要功能是将人体表面的汗液快速吸收和蒸发,从而保持身体的干爽和舒适。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