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我为牧女拍照30年的背后故事
30年里,我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妇联主任次仁朗加一共见过四次面,而每次都拍有照片留存。可以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藏北,乃至西藏所发生的点滴变化。
图为唐召明向次仁朗加展示其手机里有关她的照片(唐召明提供,2019年9月20日摄)
2019年9月20日,我作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志愿者,向牧民群众捐赠一种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时,又一次来到藏北新崛起的小康示范村——双湖县嘎措乡。
嘎措乡平均海拔5000多米,被称为人类的“生命禁区”。它是西藏仅有的一个走集体化经营道路的乡村,几十年来却一直焕发着勃勃生机。
驱车来到嘎措乡,我在乡政府办公室高兴地见到了老朋友、正在一旁为客人打制酥油茶的乡妇联主任次仁朗加。
花甲之年的次仁朗加,是双湖县嘎措乡的一位老妇联主任。30年来,她除干好妇联本职工作外,一直默默无闻兼任着客人来访的接待工作。她懂汉语,有文化,极具人格魅力。
见到次仁朗加,我特意将过去给她所拍摄、并储存在手机里的几张照片给她看。她看后高兴的不得了,非要拉着我去她家坐坐。于是,我来到她的家中,为她再次拍摄了一张新照。
10多年前,次仁朗加从村里不远处的老房子搬进了现在住的安居新房。而这几十间新房是自2002年央企援藏后,由中石油对口援建的。
走进次仁朗加新房大院,先是一个直通屋里的玻璃阳光房。踏进阳光房,能够感受到强烈日光所带来的阵阵暖意。在这一年四季无霜期短、像冰窖的地方,能住上这样敞亮、保暖的房屋,这是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特别是近几年乡里建起太阳能电站,家家户户不仅有电灯照明,还看上了电视、用上了冰柜和洗衣机等电器设备,生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看到次仁朗加在窗明几净的屋里忙着倒酥油茶,不禁让我想起30年前第一次去她家时的情景。那时,她一家五口人挤住在不到10平米的昏暗小屋内,根本无法与现在的近百平方米大房子相比。不过,也就在这间小土屋里我给她拍了第一张照片,并保存至今。
1988年初冬,是我第二次搭卡车来到藏北无人区,来到嘎措乡,目的是继续完成我未完成的采访工作。
1976年,为了解决畜草矛盾,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15岁的次仁朗加跟着父母,同乡里60户牧民群众赶着牛羊,边放牧边迁徙,历时一年,连乡名一同搬迁到400多公里以外的玛威山下,完成了一次进入无人区的命运大迁徙。
10多年来,他们享受了大草原的恩惠,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威力。大自然和生活本身增强了这个牧民集体的凝聚力。他们的感受是深刻的:一家一户的放牧无法战胜无人区频繁的自然灾害,只有联合起来靠集体的力量,牧民才能在这里更好地生存和致富。
牧民群众告诉我:“过去我们进入无人区时,人均收入只有290多元,现在增加到880多元,我们是靠集体的力量战胜无人区困难,摘掉贫困帽子的。”
因我不懂藏语,第一次独闯藏北无人区吃了不少苦头。再次来这里,我把找名好翻译当成了头等大事。
由于嘎措乡走的是一条集体化经营道路,包括次仁朗加在内的所有乡村干部、医生、教师,都和牧民群众一样根据工作好坏、成绩大小拿不同等级的工分收入,年底再得到不同的劳动报酬。所以,我找到嘎措乡白玛书记帮忙,最后选定了懂汉语、有文化的次仁朗加。
次仁朗加当时刚担任乡妇联主任不久,加之丈夫长期在外做生意,她带着两个年幼孩子,十分辛苦。但她在给我当10多天临时翻译时,随叫随到,十分称职。以后数年,我时常想起嘎措乡,一直有个重返去看看的心愿。
图为唐召明给次仁朗加所拍摄的第二张肖像照 (唐召明2001年摄)
机会来了。2001年,西藏成立了藏北高原无人区科考团,已调到北京工作的我被任命为副团长。于是,利用科考机会,我再次来到嘎措乡,并见到了次仁朗加,给她拍摄了第二张肖像照。
图为次仁朗加使用手机与外界通话联系(唐召明2017年7月26日摄)
图为次仁朗加在新的安居房里,使用冰柜冷藏酥油与牛羊肉(唐召明2019年9月20日摄)
2017年和2019年,我两次来藏北向牧民群众捐赠高原捡拾车,有机会两次再来嘎措乡,分别给次仁朗加拍摄了使用手机通话和今天家里添置冰柜的照片。30年里,几张照片摆放一起,其时代变化跃然纸上,胜过千言与万语。(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
爱心接力棒棒传 为使卓玛获新生
不久前,我到西藏出差,见到第二次援藏的中石化干部陈志清。我们一见面,便兴奋地谈及我们一同帮助藏北贫病牧女斯求卓玛,在北京给她摘除脖子下重达5公斤巨大肿瘤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千。 [详细] -
京藏生命大救援 爱心创造新奇迹
短短的半月时间,救治强巴卓嘎的爱心行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西藏到北京,爱心点燃爱心。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爱心接力中,永恒的大爱彰显出了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创造了一个抢救高原患者生命的新奇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