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我要去西藏:翻越天堑——二郎山

发布时间:2020-05-02 20:1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值此原西南军区十八军胜利进藏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9周年、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暨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之际,我与耄耋之年的母亲怀着对进藏英雄们无比崇敬的心情撰写此文,深切缅怀那些为了西藏的解放、建设、守卫而献出宝贵生命、献出青春年华、献出一生、甚至几代人的宝贵年华的所有雪域儿女。五十年代进藏的那些勇士们,虽然他们已大多与世长辞,有的永远长眠在了雪域高原,但他们那种大无畏的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豪迈精神、豪情壮志与雪域高原永存。他们的精神像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盛开、怒放,像雪山之巅的雪莲花一样洁白,像藏族群众双手捧起的哈达一样圣洁,他们的奉献情怀永远为西藏人民铭记。

  当年,党中央一声令下,他们排除千难万险:克服高原反应、雪盲,战胜严寒,越高山,涉险途,跨峡谷,斗雪崩、塌方;他们用了一年半时间,靠两条腿、一双脚翻越了14座海拔4000米以上大雪山,跨过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几条激流险滩、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完成了从四川到西藏前所未有的大进军。其艰难程度堪比红军的长征,故世人称其为“第二次长征”。

  英勇顽强的十八军广大指战员、和进藏人员践行了时任十八军军长、西藏工委书记张国华将军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上立下的铮铮誓言:“誓把五星红旗和八一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践行了时任十八军军政委、西藏工委副书记谭冠三将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此去西藏,如果我为国献身了,请一定把我的骨头埋在到西藏。”“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们守初心、践行动,进一步体现出他们不但要解放西藏、而且要建设好西藏、守卫好西藏的坚强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这以“特”字当头的闪光老西藏精神,既反映了进藏将士的精神风貌,又反映了西藏的特性,它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的宝贵资源,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其他进藏人员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财富。

  母亲到达成都的第三天,那位热心大姐就离开兵站搭乘便车回老家了,临走前,她对母亲依依不舍,千叮咛万嘱咐。母亲在兵站部待了整整一个多星期,终于等到了一辆前往甘孜的兵站汽车。一大早吃完饭,准备启程出发。但是雾太大,行车不安全,得等大雾散去。直到快晌午时,大雾才逐渐散去。汽车要出发了,母亲上了这辆带着顶蓬的汽车。为了照顾母亲,他们让她坐到副驾驶,副司机和两位押运军用物资的军人都坐到了后面。虽说春寒料峭,寒风刺骨,好在汽车上既有顶蓬,又有帆布帘子挡着,能遮风挡雨。车里面虽冷,但坐在后面的同志们还能扛得住。由于有的路面结冰,路况不怎么好,车行驶得不太快。

  临近晚上时,车到了雅安,再不能往前进发了,出了雅安接近二郎山,路况会变得尤为复杂。母亲随他们在雅安兵站住宿休息。晚上,在雅安兵站吃饭时,母亲听旁边就餐的军人们谈起雅安,才知雅安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方,是四川重镇,战略地位不可小觑。

  他们说道:青衣江和陇西河二水交汇,冲积出了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小小河谷,雅安便扼守其间。南下凉山、西控康藏、北上成都,有利的地理位置构成了这个城市悠久的历史。雅安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千百年来,在南来北往的交流中渐渐融合成了“茶马古道”。驼铃声西行远去,生命在不断往复中茁壮。同时, 它也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有“雨城”之称,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不知不觉中,雅安这个美丽的名字已在母亲心头永驻。

  第二天吃完早饭,母亲随兵站汽车再次上路了。从成都至雅安的平原地带戛然而止,一出雅安就是高原山地了。前面就是雅安地区天全县境内的二郎山,它是入藏的第一座高山。山势渐陡,路面时有积雪、结冰,拐拐弯弯,崎岖坎坷,还要不时防着从对面突然拐过一辆汽车,吓得你出一身冷汗,稍有不慎汽车就会翻入下面的沟壑。此时此刻,司机驾驶得格外小心。与此同时,司机告诉母亲不要往外看侧下方,下面就是万丈深渊,看一眼,会吓得你浑身战栗,上下牙不由自主地打颤。母亲一路紧张地不敢斜视,心里期盼着赶快走出这“鬼门关”。汽车经过九曲回肠,不知过了多久,终于驶出了二郎山险境。路途逐渐平坦起来,车也开始提速了。


图为当年二郎山盘山公路 图片来源:央视网

  这个时候,司机才松了口气,冷峻的面孔露出了笑容,向母亲讲述道:“你瞧,每年这个时候,杜鹃盛开,红、蓝、紫、白交辉相映,此间不时飞来飞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绚丽。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的二郎山,是千里康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二郎山巍峨俊秀,挺拔险奇,与古麟州交辉相映,在蜿蜒跌宕的一千米山脊上有明清以来各种庙宇亭阁近百间(孔),其建筑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庙内壁画、雕塑、石刻、题词丰富多彩,均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当年,为了打通二郎山修建康藏公路,以英雄的十八军为主的上万名筑路大军开进二郎山,用最原始的筑路开山工具,以每公里7名军人牺牲的代价,修通了六十公里的二郎山盘山公路。那首经久不衰为世人咏唱的歌曲《歌唱二郎山》也因此闻名于世。”耄耋之年的母亲还时常歌唱二郎山的优美旋律: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枯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冈,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哪个被它挡。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刚,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中国西藏网 文/于雁军)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