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冬的“西藏面孔”:画作中看见真实纯粹
中国西藏网讯 这几天,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中心西区刚坚艺术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对艺术中心开馆首展做最后的准备。4月28日下午,《西藏面孔》于小冬油画展将在这里开幕。
在藏工作的13年,于小冬有着美好难忘的记忆。此次展览,他把对西藏的热爱呈现在30余幅作品中,想让观众透过跨越25年的画作,感受“地球第三极”上的真实和纯粹。
图为画家于小冬
图为画家于小冬正在创作
1984年,20岁的于小冬刚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便自愿申请进藏工作,任教西藏大学艺术系。
于小冬在西藏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代。“我总觉得自己是在西藏长大的。许多难忘的记忆,可以写一本厚重的回忆录。”
散落在记忆长河中的故事,和藏族画家阿札单车闯阿里的经历让人难忘。1996年、1997年两年里,于小冬和阿札开着破旧的北京吉普车,前往阿里。车陷泥沙、强过河水、风裂车棚……两人经历了无数险情,看到了热爱的西藏古代艺术,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援藏结束后,于小冬任职天津美术学院。虽离开西藏,但这片土地一直是他最重要的创作题材。
“面对真实的西藏面孔,我的想象力很快活起来。”人物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逐渐在一笔一画间呈现,这是画家对真实事物的观察,也是与自身的审视和对话。
对西藏最浓烈的感情、对西藏传统绘画研究欲罢不能的学术领域、西藏人物成为最重要的绘画创作题材,这些促成了《西藏面孔》于小冬油画展上30幅西藏题材油画原作和一幅《金瓶掣签》缩印高仿在刚坚艺术中心的亮相。
图为于小冬在西藏采风创作时与当地群众合影
图为于小冬在西藏采风创作时与当地群众合影
这些画作中,《渡》是于小冬最为珍视的创作之一。
从1997年的成熟构思,到1999年的素描稿第一稿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于小冬越发感觉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缺少人物情绪上浑然天成的统一,没有我所希望达到的看似幽静又深藏激动的丰富性。”
于是2000年冬季,于小冬来到雅鲁藏布江桑耶寺渡口蹲守。反复地乘坐渡船,他终于守来一个傍晚的余晖。“对岸最后的一片阳光,好像是看得见的理想和希望。”于小冬日记本上勾画了无数次小草图,推敲构图。
2001年初,经多次修改,素描稿终于完成。2006年,《渡》被新加坡一机构收藏。由于无法联系对方,此间的大型展览《渡》未能与观众见面。2020年,于小冬二度创作,用其现在的绘画风格,调整了色调和光线重画了《渡》。
图为于小冬2020年创作的《渡》
图为于小冬2006创作的《次仁拉仙》
面对空白的画布,脑海中浮现的西藏场景,拿起画笔,于小冬将对西藏的感情付诸笔端。藏族朋友反馈说,他画的西藏“是真实可信的、是有真情实感的。”这是对他创作的褒奖。
他希望通过展览,“表达对藏族同胞的特殊情谊、对西藏的无比热爱。让观众体会到扑面而来的真诚与感动。”(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军民鱼水情 民族团结固国防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详细] -
专家学者聚焦西藏乡村振兴
4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联合主办、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西藏乡村振兴研究所承办的首届“西藏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详细] -
首届“西藏乡村振兴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郑新业在致辞中说,西藏乡村振兴研讨会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学术会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