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振兴生态为全人类提供最普惠民生福祉
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世界环境日“生态系统恢复”主题活动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办。习近平强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态兴则文明兴。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挑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和极端天气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困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世界应该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才能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100多年前,面对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马克思就忠告:“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随着工业化的突飞猛进,世界在面临严峻生态的同时,也面对环境治理的挑战。人类文明要往哪里去,人类社会该怎么办?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总是能在全球最需要的时刻,直面现实并作出回答。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启发了全球生态治理思路。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积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致力于践行多边主义,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对人类负责的态度推动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
开辟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路径。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沙尘暴以及雾霾没有国界。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天下为公”,中国理念生发出时代的绿色意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点,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郑重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愿同各方共谋生态保护大计,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作为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美丽地球家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在躬身践行。多年来,中国一体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0年,中国共完成人工造林和森林修复677万公顷,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中国—中东欧国家林业合作协调机制于2016年5月启动,在政策对话、科研教育和林业投资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
全球性问题必须全球协同应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单打独斗、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落得害人害己。全世界携起手来,都为改善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尽一己之力,才能把一个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国西藏网 文/张全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网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今年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细] -
网评:守护生态环境 不负青山不负人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存、生活、生产、发展,这种共生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类自身的考验。 [详细] -
网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