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藏野驴增多是喜还是忧

发布时间:2022-03-24 11:0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不久前,我与赴京参观学习的西藏森布日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的基层干部相见,提及10多年来藏北高原野生动物保护情况,欣喜地获悉藏北牧民群众对待藏野驴已是喜大于忧,那是因为高海拔生态搬迁,减少了家畜与野生动物争夺草场的矛盾。


这是奔跑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唐召明1987年摄)

  记得2009年,我在西藏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现那曲市双湖县)采访时,这里的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才旺罗布告诉我,在这没有一棵绿树的地方,仅双湖特别区就有藏野驴4万至4.5万头,比十几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如果从29.8万平方公里的整个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来讲,藏野驴已由原来的5万头左右增加到了9万多头。于是,出现了藏野驴与家畜争夺草场的现象。

  藏北,藏语称为“羌塘”,它是“世界屋脊的屋脊”。随着这些年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藏野驴数量大幅度上升,人们开始抱怨它们和家畜抢夺草场。当100多头藏野驴聚集在一个草场上,而这个草场是牧民用于储备冬季牧草的时候,冲突和抱怨也就在所难免了。

  “藏野驴是国家保护动物,它们来牧场吃草,就只能让它们为所欲为吗?!”双湖特别区巴岭乡牧民次多愤愤不平地说。

  野生动物和家畜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时任双湖特别区区委书记珠巨。他说:“家畜在和野生动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经常吃不饱,膘情下降,损害牧业。”

  2003年,美国著名动物学家夏勒博士等人在依布茶卡一带调查时发现,在双湖特别区北部的乡镇,牧户拥有的网围栏数量非常少。虽然当地畜牧业冬、夏两季区分不明显,但一般都预留一块良好的草地,供春季接羔育幼时使用。然而成群结队的藏野驴却在冬季进入这些草场,逗留觅食。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草场是当地人留给春季羊羔的食物。夏勒博士的研究表明,藏野驴的冬季和夏季的主要食物都是针茅属的植物,而这些也正是家养牦牛、山羊和绵羊的食物。因此藏野驴和家畜之间的食物竞争,就成了当地越来越明显的矛盾。

  藏野驴的取食习惯是引发牧民抱怨的主要原因。双湖牧民说,藏野驴不仅吃地面上的草,还刨地面上的根。

  才旺罗布说,藏野驴对草场破坏极为严重,双湖特别区多次向西藏自治区林业局递交了将藏野驴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降为二级保护动物的报告,要求将它作为经济型动物适量控制其繁殖数量。

  比如,在申扎县的一个村庄,牧户曾轮流驾驶摩托车将藏野驴从村里的草场驱赶出去。双湖特别区在几年前,也曾出现过在饮水处悬挂布条,驱赶藏野驴的行为。以上种种,揭示了对野生动物进行管理的需求。


这是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奔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唐召明2014年摄)

  藏野驴是除非洲野驴、亚洲野驴和蒙古野驴之外的、世界上尚存的四种野驴之一。有学者认为亚洲野驴和蒙古野驴是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非洲野驴是如今已经广布世界各地的家驴的祖先。包括藏野驴在内的三种亚洲野驴桀骜不驯,从未被大规模驯化过。这些野驴都生活在牧草低矮的干爽草地上,无论是在沙漠边缘,还是在苦寒高原。在距今数万年的末次冰期中,野驴家族远比现在兴旺得多,从北美洲至整个欧亚大陆北部都有那一时期的野驴化石出土,它们是那个时代数量最为丰富的动物之一。生活在非洲东北部的非洲野驴,以及生活在中亚至南亚次大陆北部的亚洲野驴,目前在野外数量都已经非常稀少。只有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上,还有大群野驴的存在。


这是奔跑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唐召明2009年摄)

  相比蒙古野驴,藏野驴背毛颜色更偏粟色,与四肢和腹下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更为精神。尾毛也更为茂密修长,与骡子相似。和所有现存的马科动物一样,藏野驴喜欢群居。雌性和它们的幼驹组成常年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由一匹雄性家长监护。年轻的雄性有时结成小群,到处挑战拥有家族的雄性家长权威,因为它们还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城镇和网围栏在大地上涌现,对野生动物造成了一定影响。只有在藏北高原这样宽广自由的土地上,藏野驴才能保持与生俱来的野性、自由和尊严。它们来去如风,活动在海拔3800米至6000米的荒凉高地中。由于追踪的困难,至今尚未有人深入地研究过它们的习性。

  据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时,曾在席间询问中方人员,在青藏高原北部是否生活着野马。因为美国已经获得那一片区域的高清晰卫星图片,似乎可以看到一些类似野马的动物。这则传说的真实性不好考证。不过,藏北高原生活着很多形似骏马的美丽生物,这是实事。它们就是藏野驴。藏野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依然在野外自由驰骋的马科动物之一。

  前些年,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位于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心地带的双湖县已经主动把野生动物聚集的配种点、产羔点、生活点列入核心保护区,积极协调牧民群众搬迁撤离,将生存空间更多地让给野生动物。

  除了藏野驴以外,让牧民们头疼的还有棕熊和野牦牛。


这是栖息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崔立军2013年5月31日摄)

  棕熊常常趁主人不在的时候闯入,咬死羊圈里的羊或是闯入无人在家的房屋寻找酥油、肉类和其他一些好吃的食物,给牧民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有一年,双湖特别区北措折乡一村扎彭家所放牧的羊群,一晚上就有64只绵羊被棕熊咬死。


这是栖息在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牦牛(唐召明2014年摄)

  野牦牛是藏北高原最魁梧的野生动物。它们体魄强健,身躯硕大,力大无比,大者体长3米左右,身披黑而厚的长毛,犄角粗壮气派,呈弧形生长。交配季节,它们常常会溜进家牦牛群寻找配偶,看到中意对象,就不让牧民给它挤奶,想方设法“拐跑”对方,不达目的就不让“意中人”吃草喝水,作风相当霸道。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批准成立,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涉及那曲市、阿里地区,并以那曲市双湖县、尼玛县、申扎等县为主,涉及到3430多户、14890多名牧民群众,以及54018平方公里的草场和76万多(头)只牛羊。

  2018年6月,西藏启动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将1976年开发藏北无人区后所设立的尼玛县和双湖县的部分牧民群众,从高海拔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分别搬迁到海拔较低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和山南市贡嘎县谷地的森布日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把更多的空间让给野生动物,以逐步解决家畜与动物争夺草地的问题,更好地保护羌塘这个地球上迄今为止未被人类破坏的最原始的陆地。(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