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甜粽子咸粽子都是好粽子

发布时间:2022-06-04 14:5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读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的诗句,在艾蒿、菖蒲、雄黄酒混合出的满屋清冽药香中,解开白瓷盘里缠绕着碧绿粽叶的五彩丝线,清甜的米香瞬间充盈鼻腔,此时大快朵颐,恰恰正好。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的精致浪漫与历史传承。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端午节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其中,端午祭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风俗影响尤为深远广泛,绵延了近2000年。民间传说,屈原就是在端午这天以身殉国、自沉汨罗江的,人们感佩于屈原的爱国情操,纷纷包粽子投江,祭奠英灵,从此延为风俗。

  关于粽子,比较早的文字记载,在距今近2000年前,由东汉学者许慎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可以找到——“糉,芦叶裹米也”。这个记载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制作粽子的原料和方法。“糉”字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粽”字。

  1988年,在江西省德安县的南宋周氏墓中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考古中发现的最早的粽子实体。有趣的是,开棺时,工作人员发现,墓主的手上拿着一根桃木枝,而桃木枝上挂着的,赫然是两个实体粽子。用粽子作陪葬品很少见,据考古专家分析,墓主逝去于四月初十,大殓正值端午节前,可能生前爱吃粽子,所以就作为了陪葬品。据碑文记载,墓主周氏葬于公元1274年,所以,这是一对穿越了近750年时光来到我们面前的粽子。这对粽子呈菱角形,长6厘米、宽3厘米,外皮为粽叶,用天然芦苇叶麻线捆扎,制作手法和材料与我们现在的粽子非常相近。这对珍贵的南宋粽子目前保存在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

  中国自古农耕发达,早在约1万多年前,中国的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完成了大谷子(小米)、黍子(黄米)、水稻的驯化。刻进中国人基因里的智慧勤劳、种地技能和烹饪天赋,为中国人的餐桌提供的食材越来越丰富,粽子的口味也就变得越来越五花八门。早在宋代,粽子里除了常见的枣、糖,就已经裹入了松栗、姜桂、胡桃等食材。在口味创新上堪称天花板的是在粽子里裹杨梅,苏东坡在《皇太后阁六首》里写道:“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你以为在口味上突破想象就是终点了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的祖先可比我们会玩多了。

  1902年8月至1914年5月,日本人大谷光瑞等人先后3次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在敦煌、吐鲁番、楼兰、西藏等地盗窃文物。这批文物现分散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其中留存于我国的文物,除了部分经卷藏于北京图书馆外,其他均藏于旅顺博物馆。1994年3月,旅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大谷光瑞等人从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获得的唐代文书碎片时,发现了混在纸屑里的迷你草编粽子!

  这些迷你粽子用草篾编制,共有5 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我们现在的粽子形状十分相似,区别在于它们跟指甲盖差不多大小的精致体量:大的底长1.37厘米,高1.35厘米;小的底长1.1厘米,高1厘米,5枚粽子由一根棉线穿挂在一起,线的一端打有一结。

  这说明,至少在唐朝,吃粽子的习俗就已经传入了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唐朝,端午节是重要节日,宫廷要大摆筵席招待群臣,皇帝也经常赏赐大臣粽子。大唐子民不仅继续探索粽子新口味,在形制上也有了更多创新,除了唐诗中经常出现的将9个粽子用彩线扎在一起的宫廷食品“九子粽”,还有“庾家粽子”“百索粽子”等等。

  而且,作为世界美食界的“扛把子”,中华美食的影响力不遑多让,粽子这么好吃的食物自然也传入了日本等地流行多年。有的亚洲国家甚至学着中国过起了端午节。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美食食材之丰富、制作手法之多样,早已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探讨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胜一筹,格局未免小了:酸甜苦辣咸麻涩鲜搭配炒、爆、溜、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汆、煮、烩、炝、拌、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滑、焗……等烹饪手法,螺蛳粉、臭豆腐、韭菜、麻椒、榴莲……可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仲夏时节,榴花似火,荷风送爽,品一款心仪的粽子,也是品着伟大祖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枚小小的粽子,凝聚着我们伟大祖国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粽裹万物,中华美食的极限就是没有极限;开放包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书写着新征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文/刘莉)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