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披荆斩棘”的雪域高原戍边人

发布时间:2023-04-19 14:1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当春风唤醒大地,立新山依然漫天风雪。

  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立新边境派出所尼玛普执勤点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山,孤零零地在半山腰处,周围荒无人烟,与对面的尼泊尔村庄仅有1.5公里的直线距离。

  4间活动板房、一个废弃的牛棚、自建的温室大棚、新挖的鱼塘、迎风飘扬的国旗和一位“村长”,就是执勤点的全部家当。

  

  教导员毕琦告诉笔者:“2021年以前,执勤点是个废弃的牛棚,仅有石头垒起的几个柱子,破烂不堪,现在条件好多了,这不仅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村长’张艳兵也功不可没呢!”

  立新山,“村长”张艳兵已经攀爬了15年。15年戍边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留下道道皱纹。

  2020年年底,由于工作任务需要,张艳兵被派到了尼玛普执勤点执勤,在闲暇之余,他开始带领执勤点的兄弟开垦菜园、挖鱼塘,把心安在执勤点上。“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也是我们坚守的姿态。”

  

  张艳兵一边准备午饭,一边和笔者聊天。“我在这里守了15年,我知道从执勤点到界河有多少步,知道这边林子哪里有花,哪里有鸟,知道什么时候看到的星星最亮,更知道这里的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多,这是让我特别自豪的事儿。”说到这些,他语气中带着骄傲、眼睛里闪着光。所里的人也都笑称他是“派出所的固定资产”。

  张艳兵正在切菜,他的“座机”响了,走到“固定位置”,看见是妻子的来电,腼腆的他把电话挂了,朝着我们笑着说:“估计是想问问我中午吃啥!”随后,笔者看见他打开微信,给妻子发了条短信,告诉她自己正在忙,等晚些时候打电话!

  

  这里群山重重,被群山阻隔的除了寂寞,还有远方家人的消息。张艳兵告诉笔者:“执勤点上,就这个集装箱窗户上有零星的信号,我一般就把手机放在这,接打电话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和家里人视频,还需要走十几分钟的路程到另一个信号更好一点的地方。”

  “立新村属于高山峡谷密林区,亚热带雨林气候,民警在巡逻途中时常遭受野生动物的袭击。自从当地群众迁出樟木后,狗熊、豹子、野猪等野生动物在周边随意出没,其中也暗藏着‘嗜血如命’的蚂蟥。”张艳兵向笔者介绍道。

  “夏天在这里,只要站着不动,不超过20秒就会成为蚂蟥的‘猎物’。”张艳兵传授着自己的经验,“最好的办法一个是扎紧裤腿,另一个就是往鞋上抹一层厚厚的盐。”

  “最初被蚂蟥叮咬是没有感觉的,等过几天就会奇痒无比,抓挠以后留下疤痕,就会成为一个个‘光荣印记’。”他继续说道。

  “我们从来没觉得苦,反而觉得这是属于我们的‘小资生活’,在这里有云海的景观,巡逻时仿佛在云端。云散时俯视山下,观风云变幻。你会发现,原来坚守的时光也可以如此温软、浓郁。”民警刘应龙说到。

  吃过饭,巡逻小分队带着“小黄”出发了。

  

  “小黄”是一条中华田园犬,是执勤点的“元老”之一,从执勤点设置之日起,它就一直坚守在这里,被执勤点的民警亲切地称为“警犬中的护边员”。

  “只要带上小黄一起巡逻踏查,心里就踏实多了,它能够及时发现周边的异常情况。”张艳兵说。

  今天走的这条巡逻路,通往远在8公里之外、54号附界桩旁的一个点位。路程直线距离不长,但林间山高路陡,海拔高差超过1000米。

  一开始就是急行军。坑坑洼洼的林间小道只有一人宽,路旁是密不透风的灌木丛和荆棘。张艳兵口中说的“路”,在笔者看来,就是一道浅浅的足迹,有时候连足迹也没有,只是踩的人多了,深一脚浅一脚踩成了路。

  

  边关原本没有路,戍边人的脚步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了路。

  灌木丛里最容易迷路,沿途沟壑纵横、枝蔓密布,经验丰富的张艳兵提着匕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任务是清理掉狭窄山路两旁的障碍物,方便大家顺利通过。只见他左劈右砍手起刀落,道路上延伸的枝条纷纷掉落,一阵阵刷刷声在悠长的山谷间响起。

  

  越往前走,危险越多。我们小心翼翼摸索着,然而每走一步都异常湿滑,连续摔了好几个大跟头,手脚都磕破了,就算双脚紧紧抓着鞋底都没用,还好巡逻前民警为我们准备的竹子派上了大用场。

  “你先要用手将竹子撑在前面结实的地方,一只脚往前探,后面一只脚紧紧踩在地上。”和我们一起巡逻的派出所教导员毕琦传授着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刚开始还不适应,后来渐渐地掌握了一些技巧。

  峡谷密林间,这个小小的巡逻分队里,每个人都是彼此最坚强的依靠。

  “哎呀,手被什么叮了!”好不容易快到目的地,然而道路两旁的霍麻让笔者手臂迅速红肿起来,疼得厉害,奇痒无比,民警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药物给笔者抹上,症状稍有好转。有经验的民警说,想要消肿还要等好几天。

  平时只需要2个半小时的巡逻路这次超了3个多小时,一行人满脸通红在休息的地方喘着粗气,大家喝着水,检查着不小心刮伤的手臂,用酒精棉清洗着伤口。这样的巡逻路,执勤点的民警每年要走上百次。

  “很多新来的民警第一次走上这条巡逻路时,多少都有点‘崩溃’,多走几次就习惯了。”休息间隙,毕琦说,无论道路多么艰险,民警们一定会到点到位,“一石一峰都是主权,一草一木都是家园”的信念早已根植于心、固化于行。

  “不是因为看到了才坚守,而是坚守了才能看到。”许多像派出所民警一样的戍边人,用坚守见证着“第二故乡”的变迁,也用坚守见证着边境地区的发展。

  

  新时代,雪域高原千里边境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各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回应民警关切,对接现代化建设,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付出。

  协调解决民警职工家属就业困难,搭建民警子女入学通道,完善民警医疗条件……一个个温暖举措,汇聚成了民警心中的暖阳,温暖了许许多多和执勤点民警一样的戍边卫士。

  在西藏漫长的边境线上,守边、固边、兴边、强边一样都不能少。他们像春燕一样垒窝,青春翱翔在这片高原。(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民警母丹)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