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传承与创新:千年唐卡艺术迸发时代活力

发布时间:2023-09-29 16:0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唐卡,是藏族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被称之为距离“鼻尖一厘米”的绘画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了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它呈现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和美学,更是藏族人民信仰与生活的体现。9月28日,在拉萨市介观艺术中心开幕的第九届“见即愿满”西藏精品唐卡展现场,西藏各地、各画派的唐卡画师和上百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千年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第九届“见即愿满”西藏精品唐卡展现场 摄影:赵振宇  

  “极致精致”:青年唐卡画师的创新与突破  

  “这个护法神形像虽然体积娇小,但依然采用了金丝装饰,甚至连人物的背光轮廓都绘制了出来,可谓是一件难得的精品。”这是一副名叫《三怙主》的唐卡作品,包含了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四臂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等形象,有着18年唐卡学习经验的勉唐派唐卡画师多拉耗时4年绘制而成。在这幅唐卡作品中,多拉在一处指甲盖大小的画布上,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条勾勒出一尊栩栩如生的护法神造型,引得参展观众纷纷排队用放大镜观看。  


图为画师多拉所创作的唐卡作品《三怙主》(局部) 摄影:赵振宇  

  “在传统的唐卡作品中,宗喀巴大师的形象一般都位于整幅作品的最中央,在我的这幅作品里,宗喀巴大师的位置是靠左的。作品右上方所绘制的内容,其实是我在传统的基础上依据想象所虚构出来的。它可以包含画师的想象,也可以按照观众自己所想的内容进行解读。”来自日喀则的达瓦次仁是勉萨派的唐卡画师,在严格按照佛教造像度量经创作唐卡作品的同时,结合时代特色,在唐卡作品中融入了许多自己新的思考。  


图为画师达瓦次仁所创作的唐卡作品《宗喀巴大师》(局部) 摄影:王淑

  无论是多拉还是达瓦次仁,他们都是唐卡画师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作为年轻的画师,虽然与老一代画师相比,他们在对唐卡的理解和创作经验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但良好的视力和手中的笔力是老画师们所羡慕的。“想得更深一点,画得更细一点”,青年唐卡画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寻找创新和突破。


图为本届唐卡展上所展出的唐卡作品(局部) 摄影:王淑  

  “删繁就简”:顺应时代架起文化沟通桥梁  

  “这幅唐卡作品中只有一尊主尊佛的形象,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殊菩萨,这是藏、汉民族都熟知的形象,通过文殊菩萨更容易建立起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西藏著名唐卡画师夏鲁旺堆正在向观展的游客介绍自己所创作的唐卡作品。  


图为唐卡画师夏鲁旺堆与他的唐卡作品《文殊菩萨》(左) 摄影:赵振宇  

  近年来,随着各地赴藏游客规模的不断增长,唐卡这种具有鲜明藏族文化风格的艺术形式不仅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信众和鉴藏者的喜爱,也日益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如何让各地游客能够读懂唐卡,如何让唐卡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唐卡画师们一直在不断思考并且付诸实践。  

  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尊文殊菩萨与其他唐卡作品相比色调更加明亮,画面留白更加充足,这是夏鲁旺堆根据当代审美习惯对传统唐卡绘制所进行的创新。“明亮的色调让没有接触过唐卡的人更容易接受,充足的留白让观众想象的空间更加广阔,我们想要让更多游客爱上唐卡,并且通过唐卡了解更多西藏传统文化。”夏鲁旺堆表示,在日渐广泛的文化交汇中,唐卡的发展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创新也在悄然进行。   


图为本届唐卡展上所展出的唐卡作品(局部) 摄影:王淑  

  正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天涯共此时——西藏文化周”上,唐卡受到俄罗斯人民的热情追捧,唐卡艺术早已从雪域高原走向世界舞台。在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中,唐卡是一项重要的艺术藏品序列。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秘书长李雪艳在致辞中说,西藏自治区文联唐卡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更离不开广大画师们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的努力。“见即愿满”西藏精品唐卡展也已成为唐卡画师们交流、展示的西藏品牌性文化艺术平台,在推动西藏传统美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激励西藏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赵振宇)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