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暨交通变迁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研讨会期间,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共话“两路”精神。
詹恂,博士,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担任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智库与专家库顾问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学位办等评审专家。国内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国际会议发表英文论文三十余篇(全部被ISTP和ISSHP双检索);主持和完成2个国家级课题和18个省部级课题。
图为詹恂教授 受访者供图
记者:“两路”素材在涉藏州县广泛丰富、深入基层,蕴含丰厚的传播价值。立足“两路”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涉藏融媒体与民间自媒体各有哪些天然优势?
詹恂:“两路”是非常好的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题材。延伸到青藏高原的这些道路,不仅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川藏、青藏公路的建成不仅成为连接祖国其他省份与西藏的物理通道,还促进了科技发展,传承了桥梁文化,也成为了联结沿线各族群众人心与情感的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非常重要的物理载体。
涉藏州县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诸多故事,天然地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好题材。涉藏州县融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地域和亲情”,作为连接政府、媒体与群众的重要桥梁,在传递当地政务信息、引导舆论、服务乡村振兴和服务群众等多方面,以及传播手段的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民间自媒体则因其低门槛、自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致使它们虽然分散,但也具有账号众多、题材丰富、即时互动和成本低廉等优势,且常常由于其口语化、方言化和非专业的传播特点,反而让受众更具有松弛感。尤其是抖音等短视频类平台,涉藏州县用户粘性是所有新媒体平台使用中居第一位的。
记者:弘扬“两路”精神,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新时代民族地区故事,如何提升涉藏州县具有正能量传播主体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效果?
詹恂:以“两路”精神为主题,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新时代民族地区故事,就要鼓励沿路的所有民族地区参与到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来。第一,鼓励民族地区融媒体与民间自媒体共同成为传播主体。除省级主流媒体的参与之外,还要鼓励西藏和涉藏州县民族地区融媒体参与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尽快分阶段实施和布局,形成多平台多账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矩阵。第二,多用民间叙事视角,议题上突出现代发展。需要丰富讲故事的维度,增强其传播效果,叙事的视角要从民俗文化到现代生活,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叙事要立意于真实展现沿路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叙事话语使用国际化表达,叙事视角善用民间视角进行主体言说,叙事结构采用单元叙事和散点透视相结合,同时,也要借助传播效果较好的“他者叙事”,充分利用“洋网红”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第三,实现分层分群传播,技术赋能用户研究。要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故事,还要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特色,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以达到精准传播和分众化传播的效果,要特别注意对年轻一代用户的培养。第四,重视和加快沿路民族地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记者:传播人才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立足涉藏州县实际,如何打造一支高质量“两路”故事国际传播队伍?
詹恂:从我经年来对涉藏州县进行田野调查的情况来看,国际传播人才较为稀缺,而人才恰恰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关键所在。首先,骨干的国际传播队伍还是要由意识形态主管部门来落实,特别是涉藏州县融媒体中心要落实该项工作。其次,主管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再者,也要定期进行科学的人才培训与管理。然后,借鉴海外社交平台成功账号的经验,可以对国际传播团队进行群组化的运营与管理。最后,各地政府也需要发挥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举办培训会议,在语言符号、传播者行为、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上进行专业培训。(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一凡 袁星宇 夏炎 陈浩力 张萌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