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8月14日,上午7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父亲泽多一边收拾行李准备办理出院手续,一边用藏语提醒一旁活蹦乱跳的女儿注意安全。
秋天,故乡田间地头黄灿灿的青稞已然成熟。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对于小泽丹来说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健康。
泽多、泽丹父女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阿须镇,此次进京,是为了7岁多的小泽丹接受肝包虫病手术治疗。
图为泽多和泽丹父女俩在天安门前合影 摄影:龙真多吉
父女二人是如何来到北京,又历经过一些什么?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22年,在健康普查时,5岁的小泽丹被查出肝脏上有一些病灶,但由于身体并未出现明显不适,也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加上孩子年纪太小,也就没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此后,小泽丹带着不太健康的身体,走进了当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图为德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为泽丹检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德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昂翁彭措说:“2022年,我们德格县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包虫病筛查工作,当时对患儿进行了药物治疗,之后的观察中发现并无明显好转。”
“今年4月份复查时,发现小泽丹的肝脏病灶变大了不少。经过进一步检查,方才确诊为肝包虫病。此后三个多月,我们带着小泽丹辗转于县医院、州医院、以及省级医院等数家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治疗。但由于病情复杂严重,最终不得不中断治疗,回到德格老家。”泽多告诉记者。
“回到老家后,泽多开始寻医问诊、四处打听。无论藏医中医或西医,希望能在小泽丹病情尚未恶化前得到有效治疗。正当一家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活动为小泽丹和家人带来了希望。
图为小泽丹在京留影 摄影:龙真多吉
今年7月初,小泽丹家人接到电话,得知“同心·共铸中国心”的医疗专家团队来到康定市的消息,在医生的建议下,泽多带着女儿来到康定市人民医院,见到了北京的医疗专家团队。
“我虽然叫不出这些专家的名字,但他们的容貌早已烙在了我的心里。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医疗专家团队中就有这位医生。”泽多的眼神所指向的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同心•共铸中国心”医学专家主席团主席董家鸿教授。“当时是这些医生让我回家等消息,之后没几天,就得到通知叫我带着女儿到北京接受治疗,而且有费用补助。这个消息,意味着我的小泽丹不久就能变得健健康康,这个消息,点燃了我们全家人的希望!”泽多望着住院部走廊里医疗团队照片墙,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告诉记者。
看着这位父亲用藏语、用动作一再表达着对这些医疗人员的感激之情时,看着病房里天真烂漫的小泽丹主动和医护人员、病友打招呼、聊天时,我们不禁心生感动。
图为天安门前的泽丹 摄影:龙真多吉
记者了解到,泽多家里共有4个孩子,小泽丹在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也是家中最好学的孩子。在医院病房里,小泽丹拿着一本自己专属的笔记本,反复在上面写着自己的汉文和藏文名“泽丹(ཚེ་བརྟན།)”。有时她也会照着手机里的图片,一笔一划有模有样地勾勒出各种图案。
图为泽丹正在画画 摄影:龙真多吉
据悉,今年7月初,“同心·共铸中国心”2024甘孜行活动中,共筛查出了30多名肝包虫病病人,其中28名患者在甘孜州医院做了手术。而泽丹的病情特别复杂严重,因为泡型包虫病广泛地侵蚀了肝脏,同时又侵犯到了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在当地医院无法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手术,所以医疗专家团队建议她转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来做手术。
董家鸿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泡型包虫病广泛地侵蚀了大部分的肝脏,如果选择做在体手术,一是无法彻底清除肝脏的包虫病灶,二是很难控制病变血管的出血问题。所以必须把肝脏拿到体外,在体外进行切除并将病变血管切除和修复好了以后再植回去,这种手术也叫做体外肝脏切除自体肝移植术。”
图为董家鸿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小泽丹的主治医生于里涵介绍:“患儿肝包虫病灶最大直径有9.8cm,占据了整个右半肝以及左半肝的一部分。一般按这年龄再结合她的身高和体重,她的肝脏体积应该是660ml左右,而现在经过我们测量,加上肝内的包虫病灶,肝脏已经达到了880ml,但其中真正的肝脏只占了450ml左右,余下接近一半全是病灶。不仅如此,包虫还侵蚀了肝脏的很多大的血管,常规肝切除手术是无法完成的。”正因为病灶巨大且涉及多支肝脏主要血管,所以手术时间也比较长。
图为于里涵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龙真多吉
虽然患儿的病情既复杂又很严重,但手术当天在董家鸿和卢倩手术团队以及张欢和严思益麻醉团队等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从上午09:13分至晚上20:13分,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努力,最终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儿术后状态良好。
图为医疗专家团队正在为患儿实施手术 摄影:龙真多吉
图为主刀医生之一卢倩与小泽丹亲密互动 摄影:龙真多吉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泽丹此次在北京的所有治疗都有费用补助,包括进京就医的交通费等也会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报销,不会给家中带来任何的经济负担。
愿小泽丹在今后的日子里勇敢坚强,赤诚善良,茁壮成长!(中国西藏网 记者/龙真多吉 张萌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