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籽籽同心暖高原】丁玉珂:扎根雪域高原的绿色使者 同心绘就民族团结幸福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4-10-15 15:59: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低压缺氧,气候恶劣,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艰苦。面对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碳汇监测研究室副主任丁玉珂,已坚守了近16年。他的坚持和奉献,如同雪域高原上的一抹绿色,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生机与希望。


拉萨南北山绿化成效显著,昔日荒山变绿林 受访者供图

  自来到西藏求学时起,丁玉珂便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片土地。他长期奋斗在林草资源调查、造林绿化等一线工作中,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务林人的精神风貌,为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服务西藏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道路上,他坚持务本立业、精业兴林,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提高西藏自治区国土绿化生态建设与治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参与了400余项西藏重大生态工程,尤其是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和绿色围城工程中,他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智慧,足迹踏遍千山。他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脉问诊,紧紧围绕“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三大问题,不断深化南北山科学造林的规律性认识,开展拉萨南北山立地区划、适生树种和典型造林模式相关方面的基础调查研究;常态化开展南北山绿化服务指导工作,解决造林存在的苗木选择不当、栽植不规范、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主动认领包保造林任务940亩,与造林施工人员共同研讨提升造林水平措施,为科学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贡献力量。


丁玉珂(中)现场检查苗木质量 受访者供图


丁玉珂(右二)为管护员现场示范苗木灌溉 受访者供图

  丁玉珂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老西藏精神”,致力于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提升各族群众造林绿化的技术水平,他走进大山、奔向地头,为参与南北山绿化的造林企业、各族农牧民务工人员提供了数百次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并开展了多次现场培训和资料印发工作,提升各族群众的造林绿化技术水平,为农牧民持续参与南北山绿化建设、增加劳务收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他还积极指导农牧民育苗技术,倡导建立订单式用苗机制,实现了南北山用苗保障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局面。同时,他投身于结对传帮带活动,通过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50余名各族同学和企事业工作人员迅速克服求学障碍、掌握工作技能。还通过个人捐资、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申报落实造林项目等方式,解决了帮扶户、驻村地的生活实际问题,为改善驻村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为丁玉珂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身份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受访者供图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丁玉珂因其卓越成就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并出席大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丁玉珂满怀激动,全神贯注地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总书记强调的“要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他百感交集,深受触动。

  丁玉珂回顾了自己在西藏度过的近25年岁月,从初入西藏求学到留下工作,这一程心路历历在目。他见证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见证了西藏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作为林业工作者及西藏自治区首批昌都市卡若区邦迪村驻村工作队干部,他走访入户、访贫问苦,与各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风雨同舟,从初到驻村地的陌生感,到离别时农牧民群众自发用青稞酒、酥油茶和哈达表达不舍与感激,每一次情感的交织都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丁玉珂驻村时与当地农牧民开展造林的场景 受访者供图

  如今,当年丁玉珂与群众一同栽下的小树苗已茁壮成长、蔚然成林,承载着他与各族群众团结协作、建设家园的美好记忆。更令他欣慰的是,自己投入心血的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初步改善了拉萨主城区缺林少绿的状况,进一步实现了拉萨人民对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激发了各族群众参与西藏生态建设、投身南北山绿化工程的热情。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从最初的植树造林,到如今已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它凝聚着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力量,共同绘就了一幅美丽拉萨的新画卷。而丁玉珂的故事,正是新时代民族团结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激励着更多后来者不断前行,为西藏乃至全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中国西藏网 记者/巫姗燕 刘莉)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