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三江源”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使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态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重要启动区,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态战略地位。为此,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关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探索人与自然怎样才能更加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有利于实现好人水和谐的生态安全。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不仅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保护好三江源区生态对实现人水和谐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好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三江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生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江源严酷的高寒环境,构成了独特的生命繁衍区,成为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该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该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近些年,由于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加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有利于维护好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有利于三江源区和中下游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江源区共有人口121万,其中藏族人口占77.4%。做好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区域发展的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民族团结、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和现实举措。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区生态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三江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保护好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三江源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结合三江源区的实际状况,坚持底线思维,处理好环保与经济发展关系,构建生态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生态法治保障体系,促进三江源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为我们划出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不可逾越的底线,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准绳和规矩的作用。要坚持不懈开展三江源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水平,加快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同时,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生态,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三江源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和用途管控,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三江源区自然空间的占用,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关键要找准平衡点和着力点。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须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要注重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坚持一手抓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深度治理,就能有效减少企业污染排放,促进空气质量改善。另一方面,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绿化建设,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构建生态保护区域统筹协调机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三江源区须做好统筹协调,以便生态文明各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协同共进。一是推进三江源流域生态补偿的顶层设计。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协调,相关流域省份共同协商,制定《三江源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方案》,明确各区域生态补偿的具体责任,共同推进三江源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要将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草原奖补、公益林补偿等政策措施;以水资源补偿为重点,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形成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全流域协作联动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受益发达省市对三江源区域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并设立三江源区域生态补偿专项账户,建立三江源流域生态补偿基金,通过项目支持、合作开发、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承担对三江源区域的生态补偿。三是建立三江源流域共建共享机制。树立流域生命共同体理念,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促进青海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入长江经济带,完善“澜、湄”合作机制,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沿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形成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发展共享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治保障体系。坚持“问题引导立法,立法解决问题”思路,正确把握生态立法宏观思维与微观制度设计,借鉴各地生态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江源生态文明保障制度。把生态立法与接续扶贫结合起来,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移民条例立法,探索建立草原生态休养生息和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理顺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建立生态治理多元模式,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大格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政绩考核机制和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审计和离任“生态审计”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软约束”变成“硬条件”,以日常督导、跟踪问效为抓手,以督导促落实、以检查促宣传,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规定入心入脑、落地落实。对出现重大环保事件的单位在年度绩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不断提升巡护执法水平。持续开展巡护执法,严查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水源地污染、野生动物保护整治等专项行动。建立边界联防合作机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高效化的警务合作机制,实现警务信息互通、警力资源共享、边界联防互动、执法办案互助、共建监测网络的边界警务联防体系。
三江源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牢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压实筑牢生态保护责任担子,履行源头责任、作出源头贡献,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生态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呵护中华水塔 生态保护建设让牧民受益
“生态管护员机制有效调动了牧民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也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赫万成表示。[详细] -
三江源国家公园累计投资47亿元 生态保护成效凸显
记者26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三江源国家公园共落实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47亿元,用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草原奖补、生态公益岗位补助等,为今年正式设园奠定基础。[详细] -
三江源国家公园5个专项规划正式印发 呵护地球“第三极”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基础上,三江源国家公园5个专项规划经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意,近日已由青海省官方正式印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