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宝成铁路四等小站的藏族小伙:“铁路是我的梦想”

发布时间:2021-02-12 10:51: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宝成铁路四等小站的藏族小伙:“铁路是我的梦想”
格西泽郎检查货运列车连接部件。苏志刚 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伟的剑门关下,坐落着宝成铁路四等小站--沙溪坝站。这个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的小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只有列车的会让和越行以及货运列车的编组甩挂作业,平均每天有103对客货列车从这里经过,平均每6分钟就要接发一趟列车。除了火车的轰鸣和偶尔的几响鞭炮声,年味在这里显得十分清淡。

格西泽郎巡查停靠的货运列车。 苏志刚 摄
格西泽郎巡查停靠的货运列车。苏志刚 摄

  “每列火车通过时带动的风,都像刀子一样刮得脸生疼。”临近春节,刚刚在室外巡视完停留车防溜,尽管调车服内穿着棉衣,但调车员格西泽郎仍冻得直跺脚,匆匆返回行车室。

  “进屋把大衣脱了,出去再穿上,不然容易感冒。”车站值班员唐勇随即提醒到。作为在沙溪坝站工作了10余年的“老一辈”,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昼夜和室内外的温差,“穿棉袄、脱棉袄,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

  格西泽郎是一名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的藏族小伙,今年25岁,2018年通过招聘考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沙溪坝车站的一名连结员,主要负责货物列车的编组和解体工作。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一名时刻需要在火车车厢上爬上爬下的“铁路蜘蛛侠”。

格西泽郎在沙溪坝站站台值守。 苏志刚 摄
格西泽郎在沙溪坝站站台值守。苏志刚 摄

  春运期间,铁路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装载着煤炭、日用品等物资的列车开行数量也更多了,为了缓解广元南等大站的工作压力,不少列车需要在沙溪坝站进行甩挂作业,再重新编组连挂在一起,开往不同的方向。

  完成这项工作,离不开在小站上给火车“穿针引线”的铁路调车员们。火车到达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候是饭点,有时候是深夜,有时候甚至是雨天,只要一有作业计划,格西泽郎和同事们就必须带好安全带、手套、对讲机等全套设备立即作业。

  调车作业需要时时与机车车辆“铁疙瘩”打交道,有时在铁皮车厢中爬上爬下,有时是带着沉重的防溜铁鞋在布满石渣的站场里徒步走行,有时“挂在”车辆车梯上,迎着寒风,在站场里来回穿梭。

  小站作业量虽然没有大站多,但是由于来往列车密度大,车站又没有专门的调车场,只能利用接车间隙作业,因此在室外等待时间非常长,往往作业中一身汗,等待时一身冰。为了防寒,调车员们保暖线衣、毛衣、羽绒服和棉作业服齐上阵,但时间久了火车铁皮传来的冰冷和过往列车呼啸的寒风仍然很难抵御。

列车驶入沙溪坝站。 苏志刚 摄
列车驶入沙溪坝站。苏志刚 摄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工作流程和火车结构,每当听到火车运输过程中发出的巨响,我都会感到很恐慌,更别说要喊我扒乘在移动的车辆上,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但是在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如今,我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调车工作。”工作之余,格西泽郎谈到了自己近年来工作生活上的变化。“这边的天气和饮食,刚来的时候,我也很不习惯,这边爱吃辣,夏天很热,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入乡随俗嘛,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边的生活”。格西泽郎爽朗地一笑。

  对格西泽郎来说,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都不算什么,家乡的亲人们才是他始终的挂念。由于家乡很远,他每次回去都要坐火车先去成都,然后再乘坐大巴、乡村巴士,来回转车4次,花费10个小时,工作以来,他还没有和家人一起共过春节。

  即将到来的除夕,格西泽郎依旧会在岗位上度过,不过他并不感觉失落。在他看来,安全每时每刻都需要人守护,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圆,但看到南来北往的列车安全通过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能让千万名旅客回家团圆,就是再辛苦点也是值得的。”

  “在这里过节没什么,很多同事也不能回去,正好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和他们学呢。”采访过程中,格西泽郎一直很谦虚,但充满了干劲。他说:“铁路是我的一个梦想,能从大山走出来非常不容易,即便再苦再累,都值得去拼搏。”

  谈及新年愿望,格西泽郎动情地说:“今后成兰铁路将穿雪山过草地,开通到我的家乡,家乡也有更多的人通过铁路走出大山,能用我的所学在家乡为乡亲们服务,是我的最大愿望。”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藏线上的“95后”“女蜘蛛侠”

    为保障春运期间设备无隐患,哈尔盖工区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有时甚至工作到凌晨,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虽然每天都跟疲倦、劳累做斗争,但每完成一次作业,她们的心底还是会生出成就感。[详细]
  • “生命禁区”里的养路工

    春运期间,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的养路工们坚守在平均海拔4900米的唐古拉山区,守护着这段海拔最高、灾害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让“天路”平稳延伸至高原深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