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吴天一:青藏高原是我生命的根,是我科研的根

发布时间:2021-09-03 11:21:00来源: 青海日报

 

  吴天一,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拓荒者”。从医一辈子,吴天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高山、冰川、草地上度过。崎岖的道路险象环生,多次车祸造成肩胛骨、髌骨、肋骨、腓骨、股骨等14处骨折。

  1951年,吴天一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即与妻子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平壤医院工作。1958年,他响应祖国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青海。

  缺氧、疲劳、头痛欲裂等一系列的高原反应,击倒了不少初来青藏高原的年轻人,引起了对医学有着敏锐洞察力的吴天一的关注,随后他又注意到,在一场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有士兵发生急性高原病,造成部队减员。经济开发和边疆防卫同时被高原病困扰,深深地刺激了吴天一。从那时起,他萌发了寻找有效应对高原病办法的念头,他把研究方向锁定在高原医学领域。

  1978年,吴天一和同事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原医学专业研究机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为了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他开始带队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玉树等地调研,实地了解生活在这些高海拔地区人群的生理特征和各种急慢性高原病。

  1979年至1985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7年之久、覆盖10万人之众的急、慢性高原病大调查。他对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玉树、唐古拉等地藏族和汉族人群生理特征及各种急慢性高原病进行了调研,先后治疗了上万例患者,获取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数据。

  1981年,吴天一失散多年的家人通过他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几经周折联系到了他。

  年迈的父母让他前往美国,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也希望他留任工作。吴天一明白,这一去不仅能与家人团聚,也会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自己的理想将永远无法实现。在使命和责任面前,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在给父母的回信中,吴天一写道:“高原医学只能诞生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科研的根,甚至也可以说是我事业生命的根。”

  2001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青藏铁路破土动工。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每年有数万工人在海拔4000米至5072米的唐古拉山作业。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也是对高原医学的严峻挑战。

  在担任青藏铁路高原医学顾问和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期间,吴天一指导建起45个供氧站、38个高压舱站,开展高原病防治知识普及,提出了“高压舱、高压袋、高流量吸氧”及“低转、低转、再低转”的三高三低急救措施,建立健全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为做好群防群治,他在铁路沿线作了多次高原病防治知识的科普报告,并撰写了《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送到最前沿的每一个施工者手中。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已过古稀之年的吴天一当即请战。16日早晨赶到灾区时,成为最早到达的高原病防治医疗队。在玉树的那些天,吴天一每天早上五时起床,去灾情最重的几个村子,讲解什么是肺水肿、脑水肿,怎么抢救。晚上11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还需要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他在救护车上凑合了两三个晚上之后,才住上了军用帐篷。

  2020年底,吴天一“靠着一只眼睛整整写了三年”的《吴天一高原医学》终于问世。340万字凝结了他几十年来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

  “我代表党中央,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致以崇高的敬意!”2021年6月2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从人民大会堂传遍大江南北。吴天一,这个从青海走出来的第一位本土院士,成为了青海第一位获得“七一勋章”的共产党员。(张晓英 整理)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