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小三亚”:开门是店 关门是家

发布时间:2021-12-20 10:4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藏乡“小三亚”:开门是店关门是家
图为航拍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 马铭言 摄

  家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的闹尖措原本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2016年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她和丈夫的年收入也不过1万元。闹尖措怎么也没想到如今她能“摇身一变”成为老板娘,半年的收入就能达到6万元。

  2015年底,尖扎县精准识别出34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22.44%。全县除沿黄河几个乡镇外,相当一部分贫困民众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山区。

图为德吉村村民闹尖措介绍自家农家乐。 祁增蓓 摄
图为德吉村村民闹尖措介绍自家农家乐。 祁增蓓 摄

  2016年,尖扎县提出“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思路,投入6730万元,修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取名“德吉村”,新建住房251套,涉及7个乡镇的30个村,251户、9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93人),统筹推进该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作为德吉村的村主任夏吾加满是欣慰。“不说别的,我的两个孩子现在上学用不了5分钟就到学校了,中午既能回家吃饭,也能在学校吃饭。”夏吾加回忆,他当年上学来回要走6公里,中午回不了家。“带个馍馍,喝点水就算是午饭了。”

  为了搬得出、过得好、能致富,德吉村依托气候、区位、黄河水利风景等优势,在黄河岸建设有休闲广场、码头、露天沙滩、小吃广场等旅游项目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游玩。德吉村也被游客们称为青海“小三亚”。

图为德吉村村民下措正在制作五谷画。 马铭言 摄
图为德吉村村民下措正在制作五谷画。 马铭言 摄

  “在山上的时候,日子是真难过,如今‘开门是店、关门是家’。”闹尖措告诉记者,自从搬到德吉村,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每年5月份开始,旅游的人就会增加,人来人往得很热闹,我的农家乐挣得钱就更多。”

  冬日的室外寒风肆虐,室内却温暖如春。村民下措正在屋里制作五谷画,仅这一项她每个月就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我2018年开始学五谷画,在公司上班不太方便,在家里既能做家里的活,还能做五谷画,作品完成后,会定时送去公司。”

  此外,现在村里实施光伏扶贫,“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每户年收入不少于5000元,再加上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收入及苗木合作社、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分红。德吉村搬迁民众收入从搬迁之前的年人均3258元增长至目前的12945元,增长了近3倍。

  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东巴措说,“下一步,我们打算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积极引导扶持乡村发展休闲农牧业、生态园等特色产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大家更富裕。”

  截至目前,青海已全面完成全省3.17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登记办理,年度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5400万元,在尖扎县、乐都区、兴海县、杂多县、平安区5个县8个安置区建设帮扶车间,预计2022年8月底完工,可带动建档立卡搬迁民众1200余人。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