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守山人”: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
图为森林公安和生态管护员一起巡山。陈文年 摄
时至春末,祁连山春风依然“凛冽”,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辖区内,“一棵树”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今年50岁的褚成德和几位“同事”早早地开始巡山。
森林公安、生态管护员是这里的“守山人”,几十年如一日,在祁连山腹地,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穿行在各个管护站的深山老林里。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储水输水中心,维系着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金牧场。
1982年,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精心呵护祁连山的一草一木,守护好这片山林里的野生动物,门源县公安局成立了仙米林业派出所。1987年,成立了浩门林业派出所。
1990年参加工作之初,褚成德就在仙米森林派出所,他几乎走遍了祁连山大大小小的管护站。去年12月,再一次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往祁连山辖区内最远的派出所——一棵树森林公安派出所任职所长。
图为森林公安和生态管护员一起巡山。陈文年 摄
“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巡山护林,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比如去一趟一棵树派出所从宁缠峡绕行至少需要一天时间,车况还要好,不然遇到什么情况都难以预料。”门源县公安局森警大队副大队长孔庆元介绍,褚所长是他们的老大哥,几乎一辈子都在守护祁连山,还有之前老所长苏兴朝、张占刚、丁生平等,都是十年如一日,从宁缠所到一棵树所之间轮流,让大家十分钦佩。
位于甘青边界门源县境内的宁缠管护站、一棵树管护站都是离门源县城100多公里以外的管护站。1名所长、1名民警,几名管护员组建的管护队伍常年行走在祁连山的森林草木、冰川河流之间。
据巡护终端显示,十几名专职管护员,每人每月平均巡山28天,大概要走100到150公里,其中有四五公里的崎岖山路,一年下来,巡护路程差不多在1200公里到1800公里之间。
“很多年前,宁缠管护站护林员张智文因大雪封山出不去,在管护站独守了整整一个月。一个月里连一个人影都见不到,精神都快崩溃了。”褚成德说,“终于有一天,有位老人骑着毛驴路过管护站,屋内的张智文听到外面的动静跃身而起,跑出了屋子。”
图为森林公安为民众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陈文年 摄
“阿爷,你这里干啥呢?快走,进去了我俩聊聊,我一个月没见个人了,再不跟你聊聊,我话都不会说了。”褚成德演绎着当时张智文的激动,“老人也是深知我们的孤独之苦,留在管护站陪伴了他三天。”
褚成德回忆,1996年夏天,他在宁缠办理盗猎案件,独自骑着摩托车奔赴案发地取证。在渡过一条河流的时候,摩托车被湍急的河水冲翻了,他左手高举装有证据的公文包,被冲出十几米远后才抓住一根树枝勉强爬上岸,捡回一条命。
浑身湿透的褚成德赶紧查看包里的证据,发现证据没淋湿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但摩托车依然在水中卡在大石头缝中,怎么拉也拉不动。因为此前十多天的奔波劳累,再加遇险,褚成德体力透支坐在岸边颤抖。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事只能自己解决。“那一次我是真哭了,也是真的想很久没联系的父母妻儿了。”褚成德笑着眼泛泪花,“抹一把眼泪了再出发呀,我只能先拿上包包了走,最近的宁缠管护站有40公里,摩托车只能回去找人再拖出来了。”
“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情。但看着祁连山的环境越来越好,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当。”讲完故事,褚成德笑着淡淡地说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祁连山国家公园“守山人”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沙龙滩管护站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境内,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现有51名生态管护员。[详细] -
国家公园“守山人”
“这个季节气温适宜,水草丰美,岩羊等高原野生动物很活跃,爱跟人类‘捉迷藏’。”带上通信设备和笔记本,祁连山国家公园油葫芦管护站生态管护员王学清和同事们翻山越岭,开始了一天的山林巡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