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人民幸福生活】青海:草原上“回族曼巴”的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2-07-06 10:2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人民幸福生活)青海:草原上“回族曼巴”的医者仁心
图为马文义开展诊断。张添福 摄

  虽已和马文义约好采访时间,但当手里攥着单据的病患找上门来,中新网记者着实不愿打搅马文义和病患交流的一分一秒。

  “回族曼巴(曼巴,藏语,即医生)”——这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的草原儿女,对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马文义的称呼。

  记者深感不易的是马文义的“语言本领”——温文尔雅的马文义,虽是回族,却操着一口流利的藏语,直接和藏族病患沟通,毫无障碍。

  “不管是汉族、回族还是藏族医生,不用第三方翻译,直接和病患沟通,是一项基本功。”马文义解释道,“语言上交流不了,其他事情,都无法去做。”


图为马文义开展诊断。张添福 摄

  记者听到,诊疗期间,马文义讲话轻声细语。

  “有时候,病患很疼,家属也很着急,如果这时医生口气很大、动作慢腾腾,很长时间都检查不了、疼也止不了,病患就更难受。”换位思考,马文义感同身受。

  记者发现,马文义的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

  “当医生,就得天天加班。”马文义介绍,“这两天,早上六点就开台上手术。到了半夜,有危重急诊患者,我们还得上。”

  20世纪90年代,医学专业毕业的马文义,被分配到泽库县乡镇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工作。这里平均海拔3700米,年均气温-2.4℃,全年无绝对无霜期,冬长无夏,春秋相连。

  “来到医院,看到钳子,我就纳闷,这咋做手术,”马文义说,“医院只有一个高压锅用来消毒,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根本满足不了无菌要求。”

  “脑梗、心梗几乎无药可治,更无设备可查……”

  “外科、妇产科、内科等重点科室,全部混在一起;儿科几乎处于‘零状态’……”


图为马文义接待病患。张添福 摄

  “产妇难产大出血,没有办法,就得转院。母子两条命,撂在路上,真的很可怜……”类似这些马文义心中的“难受的事情”,刺痛了他,“患者来到医院,我们或许也无能力去治好他。”

  工作之后的马文义,选择继续在省会西宁的医学院和三甲医院学习、进修,增长本领。而他有多次选择的机会,可以“远离”这些“难受的事情”,到医疗技术和生活环境更好的西宁工作。

  “但在泽库,西医医生确实少了一点,”甚至一度正在办理工作调动手续的马文义,最终留在泽库草原。

  “泽库草原儿女培养和造就了我,我对这片草原有感恩之心。”马文义说,“患者把生命交到一个医生手里,医生要感恩来自患者的这份信任。”

  从初上高原的牧民口中的“小马曼巴”,到如今,人到中年,那些“难受的事情”已不在话下。马文义和同事们也不断完成很多过去不敢想象,甚至不断填补“空白”的事情,如开展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等。

  如今,泽库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飞跃。几年前,泽库县人民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是3700平方米,现在,搬迁新址后增加到10580平方米,而随着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建设,面积将扩大至20000多平方米。

  “现在,很多危重患者,本地就可解决。同时,再也没有做完手术,交不起医疗费的患者。”马文义感慨这些年的变化。

  被评为“中国好医生”称号的马文义,在泽库草原收获众多粉丝的同时,草原上的牧民,也感动着这位来自外乡的“回族曼巴”。

  “我的这个病,交到你手里,就算最后人没了,我都心甘情愿。”一位76岁病患的“叮嘱”,永远让马文义记忆犹新。

  一次,马文义去爬山,遭遇雪天,在山里迷路。恰巧遇到一户牧民,“他们赶紧用炉子生火,端出馍馍,拿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还用摩托车送我回县城。”

  有些牧民去县城医院看病时,牧民往往很早起床,“而且给马文义带着牛奶。“他们把新鲜牛奶,从那么远的地方送过来,这是一份温暖和感情。”马文义说。

  打造一支健全的人才梯队,建设脑卒中、胸痛、高危孕产妇、危重症新生儿救治等中心,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这成了马文义最大愿望。

  青海省黄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肖顺琛介绍,近十年,当地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建设和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全覆盖,新改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250个,全州卫生医疗机构达到467家、床位达到1498张,比2012年增加116家和544张。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