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户劝导 村民全部抵达安置点
救援队员协助紫雅场村最后一批村民下山,他们随后将通过水路转移至设在得妥镇场镇的受灾群众安置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
9月7日中午,泸定县得妥镇,一则天气预报让数百名救援队员紧张起来:9月7日夜间至9月9日早晨,地震灾区或将遭遇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雨量普遍中雨,局部大雨。
当下,省内消防、应急等各方救援力量正努力从水路救援转移得妥镇紫雅场村受困群众。经过几十个小时奋战,村子里200余名村民已转移大半,剩下的72人全部位于半山腰。
“下雨很可能引发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必须抓紧时间一次性转移!”汇聚来自四川消防救援总队、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及达州、乐山、内江、宜宾等地应急救援力量,一支由14艘冲锋舟、橡皮艇组成的救援突击队迅速集结出发,沿大渡河向紫雅场村进发。
和雨情抢时间
舟艇“结队”渡河救援
如此多的救援舟艇一次性出动,本次地震救援中还是第一次。记者也搭乘其中一艘橡皮艇。宽阔的大渡河上,马达轰响,波浪起伏,旗帜飘扬。
一路上,大渡河两侧山体仍不时有飞石落下,行进道路危机四伏。“地震造成大量山体滑坡,把很多大树推到河里,必须仔细观察水面。”救援队员丰木牛打着手势,沉着指挥行舟方向。
“救援突击队已在路上,请尽快组织村民下山。”四川消防救援总队甘孜支队教导员魏登均接到命令,迅速和其他之前就在紫雅场村的救援队员一道忙碌起来。
95岁的村民李红英腿脚不便,如何下山成了难题。救援队立即从山下的临时码头调运一副担架,4名队员合力将李红英抬下山。
13时30分,救援突击队到达紫雅场村临时码头,突击队留下数人留守,其余约20名队员则沿山路奔赴紫雅场村3组和魏登均等人汇合,一起协助村民下山。
挨家挨户劝导
72人全部安全转移
救援突击队抵达临时码头时,68名村民开始转移,剩下4名村干部做最后的排查工作。
“担心漏掉了谁,要反复确认下。”紫雅场村村支书张平说,“很多人不愿意走,舍不得家里的牲畜,舍不得电视、冰箱、洗衣机。从早上开始,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
记者在一户村民家的院子看到,一辆九成新的皮卡车和一辆轿车靠墙停放,家中人员已转移。
14时10分,张平最后一个离开村委会。准备下山时,突然听到一户村民家有可疑的走动声,马上跑去看,虚惊一场——一头猪正蹭着卷帘门,家中已没有人。“我们告诉村民,只要人安全了,以后这些都还会有的。”
下山的路铺满乱石,张平不时回头,向着村子的方向。“就这么走了,希望早一点回来。”
当日16时,紫雅场村最后72人全部安全转移,到达得妥镇场镇。他们将分别前往两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数百名救援人员也开始整理装备,准备奔赴下一个救援现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开辟空中“生命通道” 救援物资“飞”向草科乡
9月7日清晨,在石棉地震灾区救援临时机场,一架米-171直升机转动着旋翼,发出巨大的轰鸣。机舱内装满了帐篷、蛋糕、方便面等救援物资。[详细] -
泸定地震直击:震中安置点吃上“暖心饭”
7日,记者在泸定地震震中磨西镇看到,受灾群众在饭点都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据了解,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从6日开始准备米面、蔬菜、肉类等,目前能保证近三千人的用餐。[详细] -
“孤岛”王岗坪景区百人自救大撤退
受泸定“9·5”地震影响,连通山上景区和山下游客中心的交通被掐断、通信暂未抢通,王岗坪景区一时间成为“孤岛”。“最让人担心的是山上员工的安危。”四川王岗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丛源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