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携手打造藏香猪数字藏品 点亮雪域经济新思路
图为“稻城藏香猪”其中一款数字藏品图片。浙江省驻四川甘孜工作队稻城分队供图
14日,“稻城藏香猪”乡村振兴主题数字藏品正式上线,其将优质农特产品结合数字文创和区块链技术进行创作,打造数字助农新模式。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背景下,该款数字藏品由浙江省驻四川甘孜工作队稻城分队与当地携手打造,由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发行,在10分钟便已售罄。
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品牌农业
在地处雪域高原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稻城藏香猪是高原上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2010年,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稻城成功注册其产品商标,并通过培育养殖大户、扶持专业合作社、建设原种保护场等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推动藏香猪产业发展。
2019年,稻城启动实施了藏香猪产业园区(一期)项目。随后,由对口帮扶稻城的杭州市余杭区援建的藏香猪产业园区(二期)项目也已完工。园区建成后,力争达到年出栏藏香猪4万头以上,年产值突破5亿元,农牧民通过发展藏香猪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藏香猪产业化之后,如何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块金招牌擦得更亮?
借数字经济翅膀,扩大品牌传播的效应,稻城瞄准了数字藏品。
来自余杭区,现挂职稻城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沈华强介绍,数字藏品的最大特色,即让传统文化、特产、旅游等资源以更年轻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该款数字藏品的发行,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次新探索。在为期几个月的反复走访、论证、协调之后,稻城在四川省内首试“数字藏品+品牌农业”新模式,为抓住新机遇推动乡村振兴觅得先机。
杭州市余杭区援建的藏香猪产业园区(二期)项目。张煜欢 摄
数字藏品新模式赋能实体产业
在稻城当地与对口支援的余杭团队合作之下,其依托“稻城藏香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邀请专业设计团队根据藏香猪原型并利用AI生成技术,设计开发了1000个“稻城藏香猪”PFP头像(版权品头像)。每款藏香猪在表情、服装、头饰、手持物品、背景等方面各有不同,并在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上铸造成数字藏品进行确权,进一步扩大了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
在沈华强看来,数字藏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只是其中一个场景,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引领潮流,更新观念,未来将探索数字赋能稻城的农业、文旅等全域经济,争取走出一条“农业+文旅赋能实体”的新路子。
其介绍,此次推出的这款数字藏品强调内在权益和文创价值、虚实结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购买数字藏品的用户不仅拥有其所确定的数字作品版权商业使用权,还可获赠国家5A级景区稻城亚丁的门票、“亚丁集市”网上商城指定区域优惠购权利等多重农业、文旅等相关权益服务,可有效扩大当地的虫草、贝母、雪莲等纯天然产品和亚丁牦牛、稻城藏香猪、稻城飞鸡等农特产品的销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一头藏香猪如何重构产业价值链?
高品质的藏香猪,此前也一度面临着卖不出去、价格低的尴尬。阿坝州共养有4000多头藏香猪,如何重构藏香猪的产业价值链,使之实现更大的发展?[详细] -
牦牛肉、藏香猪、金花鸡……成华区总工会把四川甘孜特色年货安排上了!
1月11日,由成都市成华区群团枢纽工程指挥部、成华区总工会、区扶贫攻坚推进工程指挥部、区扶贫办牵头举办的“第二届丹巴农产品社区年货节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成都成华区举行。[详细] -
集体有收益 群众更受益——阿坝州黑水县牙窝村集体经济藏香猪养殖见闻
近年来,藏香猪已经是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生态农畜产品的一大品牌,黑水县麻窝乡牙窝村的藏香猪更是出了名。牙窝村藏香猪养殖是黑水县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的成功案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