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青海丨黄南州同仁市:旅游带起来的高原美丽乡村
扎毛村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西南部,距市区35公里,是扎毛乡政府所在地。2014年以来,扎毛村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乡村,成为了拥有整齐划一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乡村旅游先行村,生态赋能经济新结构的发展村,这是近年来扎毛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十年来,扎毛乡新修了柏油路、畅通了公交线、翻新了住宅屋、用上了干净水、快递也送到了家门口,乡村基建逐渐完善,乡村规划逐渐成型,一切都彰显着扎毛乡的“春天”来了。
扎毛乡的“春天”是从2014年“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开始的,随着传统村落、特色藏寨、美丽乡村、原生态藏乡、乡村建设等项目建设接踵落地见效,开通了公交五号线路,建成了藏家乐风情谷一体化村落、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广场、文化宣传大道、民族团结宣传一条街、党史文化长廊、村史馆等。为了乡村旅游更加有“记忆点”,扎毛乡在乡村旅游发展上串珠成链,将7栋高规格集自助、餐饮、住宿的木屋、环山徒步、骑行栈道、标志性景观大门、环湖观景、集装箱酒店有机结合,打造成特色文旅产品。扎毛乡乡村建设示范村实施项目达18项,建成了“修旧如旧”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多功能型乡村,使扎毛乡乡村旅游体系基础逐渐完善,完成一次次“蝶变”。
2022年,扎毛乡一手抓乡村旅游,一手抓产业振兴,双轮驱动加快发展,围绕“坚定绿色发展路,建设生态旅游发展先行区”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建设乡村旅游规模化,争当全域旅游示范”为总目标,干字当头、奋力作为,扎毛乡乡村旅游工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守住一方乡愁,不仅体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还是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所在。为了彰显扎毛乡全域旅游特色,扎毛乡通过举办赛马会、藏戏、等节庆活动以及开展扎毛乡旅游、摄影协会游扎毛、生态徒步等营销活动,大力发展藏家民俗体验和民宿接待服务产业,让游客看到当初的风景、回归原始的情怀、还原最初的味道。
“好多游客都是在朋友圈看到扎毛乡美景的,看完就想带着家人来看看。来了就发现这里风景很美,村里干净整洁,民风淳朴,今年来的游客肯定比往年都要多,我们也要做好迎客的准备工作。”扎毛乡党委书记王俊安对今年的旅游发展很有信心。
从“村庄”变成了景区,从“村民”变成了股东,幸福生活、共同富裕靠勤劳智慧来创造。“以前我们都要出去打工挣钱,留下家里的老人孩子,一去就是几个月,现在不一样了,不用去城里打工,而是城市里的人来我们这里,还能把钱也挣了。”村民多杰扎西高兴地说。
近年来,扎毛乡深入实践全域旅游理念,围绕“生态+旅游”方向,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两轮驱动,稳步推进扎毛乡度假文化乡居、休闲化的郊野游、产业化的农牧公园的发展策略。在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产品全域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使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风景变“钱景”,带动农民村民过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生活。
扎毛乡旅游项目芊桑别院负责人赵奕霖介绍,芊桑别院占地25亩,建有独栋别墅有6栋,还有烧烤区、休闲区、360度环景玻璃房等,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游客明显增多,今年他将带领更多的村民加入乡村旅游产业,共同致富。
“今后,我们以实现‘专高优’的特色服务品牌为目标,成立扎毛乡众创平台公司,加快制定以培养农牧业职业经营管理人、新型职业农牧民、农牧业科技人才、农村电商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文旅品牌商、乡村艺术团队、本土乡贤、非遗传承人、本土匠人、当地文旅服务人员为主要对象的《扎毛乡乡村振兴新农民、新牧民培养计划》和《扎毛乡农旅人、文旅人培养计划》,逐步实现让群众在乡村旅游中有事可做、有钱可赚。”扎毛乡党委书记王俊安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黄南州同仁市:扮靓乡村,为乡村振兴着墨添“彩”
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重点,全力推进今年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进一步绘好乡村建设新画卷,为全省乡村建设工作作出示范、贡献智慧。[详细] -
青海进入旅游“黄金季” 民众“打卡”草原拍“壁纸”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加吾乡,近处星星点点的花儿装扮着草原,远处山顶上的农家乐犹如天边的村庄,一畦畦金灿灿的油菜地,演绎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情画。[详细] -
青海省同仁市:唐卡托起金色谷地上的致富梦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被誉为“中国唐卡艺术之乡”。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里,有两万余人投身非遗文化产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