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青海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消失40多年后重现澜沧江

发布时间:2023-08-10 10:47:00来源: 青海日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8月9日,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获悉,8月7日至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玉树州囊谦县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开展相关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资源本底调查除监测发现前腹裸裂尻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叶须鱼及高原鳅类等流域常见土著鱼类外,首次调查发现青海省特有珍稀鱼类——细尾鮡。

  细尾鮡是澜沧江流域内唯一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是间接反映水生生物资源量的生态指征物种。该物种数量少,分布范围窄,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除上世纪70年代初的少量记载外一直未被监测发现,曾被认为已灭绝或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此次细尾鮡在青海省澜沧江上游的发现,表明该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仍保持较好的完整性,也填补了青海省细尾鮡实时监测数据的空白,为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鱼类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为有效保护长江源头水域生态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禀赋,自2021年以来,围绕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部署的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玉树州相关部门配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科研机构系统性对长江源当曲、楚玛尔河、通天河及干、支流开展鱼类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效果评价。截至目前,玉树州长江流域有历史记录的鱼类物种绝大部分已被发现,另发现疑似新种1个,发现青海省未记录物种2个,特别是重新发现了“消失”近30年的黄石爬鮡和中华鮡。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源玉树流域水生态保持较好的原真性,水生生物保存良好,人为干预程度低,长江禁捕和《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阶段性成效显著。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湖断崖湟鱼密集扎堆 游客如梭一览奇景

    7月盛夏,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青海湖断崖,众多省内外游客聚集于此,一览湟鱼洄游季的生命奇景。[详细]
  • 青海鲑鳟鱼连续九年药残监测零检出

    近日,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2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情况显示,青海省鲑鳟鱼产品兽药残留未检出率100%,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喹诺酮类等四大类11种兽药残留检验均未检出。[详细]
  • 中国海拔最高人工湖实现5G智能化养鱼

    中国海拔最高人工湖实现5G智能化养鱼
    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首次应用5G水面超远覆盖技术,在龙羊峡湖区建成了一张超远距离、连续覆盖的5G精品网络,标志着中国海拔最高人工湖实现5G网络全覆盖,可帮助高原渔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