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探访“牛人”丁丽华及他的养殖基地

发布时间:2023-09-20 14:38:00来源: 香格里拉网

  现年60岁的老党员丁丽华有着一脸憨厚的笑容,作为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宝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多年来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带领全村人走出一条致富之路,如今通过几年的积极创业,他成为了虎跳峡镇人人皆知的致富带头人。

  近日,记者走进丁丽华创办的“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森源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标准化的养殖场里,百余头牦牛、西门塔尔、通过改良后的杂交肉牛,膘肥体圆,几名工人正在牛舍里忙着喂牛、清扫,处理牛粪。

  虎跳峡镇宝山村的大部分村民小组分布在冲江河两岸的“夹皮沟”两岸,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而散的半农半牧传统种养殖方式严重制约着该村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村干部的丁丽华一心想通过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式改变全村人的增收方式,他结合宝山村的地理气候优势,曾经带领村民大规模种植药材,但是药材市场波动比较大,群众增收不是很理想。丁丽华没有放弃自己的初心,通过认真思考总结、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并深入到省内外考察产业发展路子后,丁丽华发现,由于宝山村处于海拔2300米至4500米的高山地区,之前,当地村民大多延续着半牧半农的生活方式,村民主要牲畜为牦牛,但都是逐水草而牧的放养方式,基本无法人工补饲,靠天养畜不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而且群众的收益也得不到保障。村民所养的牦牛都出现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情况,另外,由于中间商的差价,村民所养殖的肉牛价格普遍很低,牛价一直处于“低谷期”,他想通过改变传统养殖的方式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突破口。

  “百思不如一行”,丁丽华的创业设想得到了虎跳峡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支持,这让他在创业路上鼓足了信心,吃下了“定心丸”,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规模化养殖中。

  他在宝山村成立了“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森源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牛舍,青储饲料加工厂,化粪池、办公区、员工宿舍等硬件设施,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让群众的零星养殖走出了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让千家万户的养殖与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实现了企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多方共赢目标 。

  “今年养殖场共养殖300多头牦牛、西门塔尔、传统黄牛等品种,除养殖外,辐射全镇种植青储饲料共1200亩,带动农户共计65户。青储饲料每吨以380元的价格回收,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丁丽华脸上堆满笑容说。

  走进宝山村支独二组和继仙家的青储饲料种植地里,只见集中连片种植的玉米铺满层层梯田,长势良好,秸秆粗壮、枝叶茂盛。

  “今年的雨水丰富,饲料长势喜人,相对于传统的农作物,青储饲料比较好管理,马上要丰收了,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看着即将成熟的玉米,和继仙满脸欢喜,“去年种植了5亩左右,今年我和丈夫商量后,种植了7亩,合作社上门收购,今年预计收入在4万元左右。”

  “青储饲料运回去后,经过粉碎、强压发酵,将成为牛羊的‘压缩饼干’。”丁丽华介绍道,“加工后,用发酵的方法制成饲料,具有营养高、纤维品质好、蛋白质和糖分含量高等诸多优点,是公认的优质饲料。而且青贮的饲料营养高,用来喂养牛羊,不光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同时让玉米棒和玉米秸秆全部得到有效利用。”

  据了解,多年来,合作社存栏育肥的牛都是收购周边村民所散养的牦牛,从农户收购的牛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使散养户真正实现增收。同时提供种子让村民种植饲草作物,更好地利用了农村土地,并与村民签订了饲草回收合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订单农业”。

  谈起今后的发展,丁丽华胸有成竹。“今后要在生鲜冷链加工车间和网络销售平台上下功夫,加大收购村民可出栏的牦牛,统一驱虫,达标市场可出售标准,再进行分割、真空包装,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的目标是覆盖全镇所有养殖户,完成‘三品一标’认证,组织人才学习养殖技术及繁育兽医知识后更好地服务养殖农户,结合农户共同打造出地方品牌。”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