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世界屋脊再筑天路——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纪实

唐园结 冯克 黄朝武 周鹏 飞李鹏 发布时间:2018-09-22 12:12:00来源: 农民日报

西藏,这片被喻为“世界第三极”的神奇土地,承载着无数自然奇迹和历史传奇:“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这里是地球海拔最高的高原,离天最近的地方,孕育了世界第一高峰,怀抱着全球最大的高原湖群;这里是佛教文化圣地,有着令人震撼的精神虔诚,在旅行者心中,圣境之行是挥之不去的梦想。

然而,这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圣地天堂”,在新中国成立10年后才实现从农奴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大自然慷慨馈赠的瑰丽风光背后也隐藏着数不尽的残酷与无情。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文明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滞后,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成本最高。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阻挠西藏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艰苦的条件也阻挡不了脱贫攻坚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立足改善各族群众民生福祉、巩固民族团结,着眼高质量、长期稳定脱贫,扑下身子、摸清根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靶标久久为功,立下了确保到2020年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军令状,吹响了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冲锋号。

曾经,一曲饱含深情的《天路》,唱出了藏家儿女对交往通达和加速发展的渴望,十多年来这条钢铁巨龙不负众望,驮载藏区向现代化砥砺前行。如今,在基础弱、限制多、条件苦的世界屋脊,一条新的脱贫“天路”正在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中不断向前延伸,路旁是幸福的雪莲绽放,前方是美好的全面小康。

擘画“天路”蓝图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规格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在组织保障、政策体系、队伍力量等多个方面发力,绘就既具有西藏特色又高效有力的脱贫方略

对西藏这样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就要在从一开始就谋划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理顺真抓实干有效帮扶的体制机制,从组织保障、政策体系、队伍力量等多个方面对脱贫攻坚帮扶资源进行整合,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贯彻落实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面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点的脱贫攻坚之路。

——高规格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率先设立省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产业组、搬迁组等11个专项组,集中办公、专项落实。各市、县、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区负总责、地市直管、县抓落实、乡镇专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完善承上启下的帮扶政策体系。紧密结合自治区实际,西藏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健全政策体系,建立考核办法,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发挥政策“1+1>2”的协同效应,保障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尽锐出战强化基层帮扶力量。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承担定点扶贫职责,实现对所有村(居)的全覆盖。目前,已选派2万多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帮助群众出主意干实事,推动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顶层设计完善之后,各项帮扶举措就得以更好贯彻落实,各方帮扶力量也得以形成更强合力,一项项既具西藏特色又充满群众智慧,还有良好脱贫效果的创新做法在雪域高原落地开花。

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的工作要求,西藏自治区以“五个一批”为内容的精准施策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突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扶贫,实施教育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和低保兜底,让帮扶有效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群体,落实林业生态保护、草原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各类专兼职生态补偿岗位50万个,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业,人均补助标准3000元,让贫困人口吃上“生态饭”。

在昌都,当地政府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址“六靠、五方便、两避让”原则(靠县城、靠乡镇、靠中心村、靠景区、靠产业园区、靠交通要道;方便安置点选点规划、方便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公共服务配套、方便群众发展产业、方便交往交流交融;避让地质灾害隐患、避让地震断裂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了扶贫开发区和易地扶贫搬迁点选址的科学性、严肃性、合理性。

在日喀则,依托双联户长带领双联家庭落实“十联任务”(村民以10户为联户单位),帮扶困难家庭6534户,投入帮扶资金(含折合物资)3.5亿元,邻里义务投工投劳5.4万人次,双联户带动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进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58.9万减少到2017年底的33.1万,贫困发生率也从25.2%下降到12.4%。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25个县(区)达到摘帽标准,累计有2713个贫困村(居)退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两年增幅达到16%以上。

尤其是2017年,全区实现14.74万贫困人口脱贫,1008个贫困村(居)、10个贫困县(区)达到退出和摘帽标准。

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对西藏脱贫攻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自治区全区上下尽锐出战、战天斗地的豪情实践,也得益于自治区矢志脱贫,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在不断深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西藏全区扶贫的组织体系日臻完善、政策体系覆盖完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投入体系多元充分、帮扶体系精准有力,通往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天路”愈发清晰、愈发通畅。

筑牢“天路”路基

——立足西藏产业特色和品质优势,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产业扶贫效益,夯实贫困群众脱贫的产业基础

脱贫攻坚关键要靠发展。然而,在西藏发展产业,困难比低海拔地区更多,产业配套少、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在位置偏远、地广人稀的农牧区尤其如此。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西藏产业发展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选择契合西藏特色与优势、适合贫困群众参与和从事的产业。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推动产业发展上,自治党委、政府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

“在全国农牧业发展水平的版图中,西藏是一片深深的‘洼地’。”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杜杰说,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就在偏远、落后的农牧区,这些区域发展二三产业欠基础、少条件、没项目,第一产业的水平上去了,农牧民脱贫才有最为坚实的基础。

第一产业在西藏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全国省级行政区里,西藏有着占比最高的农牧区、农牧民和农牧业。全区12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90%是农牧区,300多万人口里70%以上是农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二牛抬杠”的农耕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主导。

一产上水平,产业化是路径。过去,西藏农牧民作物品种单一,主要以青稞、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蔬菜为主;且耕作技术落后、放牧方式粗放,整体效益水平很低。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先进技术,依托地区禀赋和特色,挖掘资源潜力,西藏农牧产品产量、质量、效益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农业农村部援藏干部、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陈志群说。

设施农业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在西藏的自然气候条件下,是藏区增收致富的有效办法。

阿里地区札达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座位于凌乱破碎的土林中的边境县城,无处不透露着干旱和贫瘠,而县城边上近百座现代农业大棚却格外显眼。

“扎达的条件不适合种蔬菜、水果,外运路途遥远、价格很高。近两年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旺季游客人数比本地人还多,菜、果需求量很大,一棚黄色圣女果可以收入五六万元。”扎达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员仇永平说。县政府看准这一点,通过与企业共同出资,农民合作社以土地、大棚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园区,企业出技术、做营销,吸纳贫困户就业脱贫。由于扶贫效果好,目前全县各乡镇的扶贫设施蔬菜大棚项目正在陆续实施。

襟雅江而带雪峰的日喀则,良田沃野、阡陌纵横,有“西藏粮仓”美誉,而位于年楚河谷的江孜县,更是粮仓的中心。然而,丰收酬勤却难富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如何打赢贫困歼灭战,江孜县确定了“现代农业立县”的战略方向,从特色优势着手,与对口援藏地市联手,打出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组合拳。

核心区占地203亩、辐射周边6万亩的江孜县红河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就是上海市援建的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走入园区,智能电脑温室、自动水肥设备、集装箱植物工厂、农业技能培训中心、现代农业科普基地……恍惚间仿佛来到了东部发达地区。

“全西藏最大的藏红花产业就在这里,我们引进上海企业负责种苗、技术、营销,亩产可达400-500克、每克售价600元,产量是藏红花原产地伊朗的1.5倍。”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常委、副县长陆剑涛说,截至目前,园区通过藏红花、食用菌、藏蜂蜜、高原菜等高效益产业,已经带动397名贫困户脱贫,接下来将继续扩大、新建基地,带动更多农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地基牢,更要楼台高。产业的性质和分工,决定了仅靠第一产业还难以致富奔小康。基于这一判断,西藏大力发展以特色农牧产业、农旅产业为重点的二三产业。

青稞和牦牛是西藏的标志性农产品,是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自治区确定了突出发展青稞、牦牛两大主导产业的方向,并给予农旅融合脱贫以重点扶持。”农业农村部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说,今年上半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已经能够加工转化青稞9.5万吨,规模化养殖、加工牦牛2.79万头,直接带动近万名农牧民脱贫。

“高原雪山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西藏旅游脱贫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借景点促进旅游脱贫,以景区带动村民就业,这在西藏已经是相当成熟的经验。

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的慈觉林村,现在是拉萨文化创意园区,而在几年前它还只是座小村庄,改变始于大型藏文化史诗剧《文成公主》的上演。“剧组当初把800余名演员名额的95%给了本村农牧民。我们白天务工务农,晚上参加演出,每月可增加收入三四千元。”慈觉林村村民拉姆说,村民的牛羊马当“演员”也有工资,自己每晚只需按要求将自家羊群赶到山脚下,再现放牧场景,每月就能挣5000多元。

朝着“十三五”期间产业脱贫23.8万人的目标,西藏各地正持续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充分整合资金和金融信贷力量,出台优惠政策,使得产业扎根基层、百花齐放。“十三五”以来,西藏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7.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069个,直接带动14.87万人脱贫,产业扶贫受益总人数达24万多人。

打通“天路”梗阻

—瞄准关键区域集中力量,以系统思维谋划搬迁前后的农牧民生计,创新形式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边境示范村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充分结合,有效改变“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面貌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硬仗,这一论断在西藏表现得更加突出。西藏有些地区自然条件的恶劣,没有亲身来到之前很难想象——山川、高寒、缺氧、干旱、贫瘠、灾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几乎都不具备,是真正意义上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且往往无业可扶。

当前西藏脱贫攻坚的三大主战场——昌都、日喀则、那曲,属整体深度贫困,集中了全区88.9%的贫困人口和88.1%的深度贫困村,是全区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搬迁任务也最重。

“三岩”在藏语中意为岩山环绕、地势险恶之地。封闭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极度缺乏的生产资料,使得昌都市“三岩”片区贫困发生率高达60%以上,这里也因此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重头戏。作为自治区搬迁面积最广、涉及人员最多的区域,1.16万人将进行跨市整体易地搬迁。

根据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整体规划,这将是一场涉及2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大迁徙,从藏北高原到藏南河谷,从珠穆朗玛到雅鲁藏布江,高海拔、偏远闭塞、生态脆弱、地方病高发地区的农牧民,正在政府的妥善安排和组织下,有序地向生产资料富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

在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政策基础上,西藏结合各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先后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西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系统思维谋划搬迁与产业、安居与乐业的协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统筹考虑,凭借这一突破口,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脱贫问题。

前不久,被列入首批搬迁名单的芒康县戈波乡支巴村村民白玛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搬进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的新居。客厅里的藏式家具、现代家电,厨房里崭新的天然气灶,还有独立的卫生间,让白玛一家欣喜不已。搬出穷山窝,当起城里人,白玛把芒康县的耕地、草地、牲畜流转给了合作社,还在柳梧找到了工作。“之前想去趟县里都很困难,现在出门就是市区,以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穷苦日子一去不返了。”

现有的城市和优质土地资源吸纳能力毕竟有限,如何更好安置搬迁人口,西藏还探索出了依托大型水利工程新增灌区的模式。位于日喀则萨迦县境内的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座以灌溉为主要目标的大型工程,在修建中吸纳了当地大量贫困劳动力就业,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该县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极大改善下游农牧业生产条件,为扶贫搬迁提供空间,预计新增的42.52万亩灌溉面积可安置贫困农业人口4.1万人。

日喀则市将吉隆县吉隆镇、萨勒乡和定结县陈塘镇等作为“4⋅25”地震恢复重建试点,组织农牧民施工队、引进建材企业驻点销售、政府统一地材价格等探索,实现灾后重建与易地扶贫搬迁互融互推。

位于边境地区的札达县对边境一线乡镇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与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全部进行就地改造。察隅县将扶贫搬迁和戍边固边有机结合向边境一线搬迁。

目前,西藏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60个,已搬迁入住2.78万户11.7万人;针对居住在4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的群众,以生态修复治理和脱贫攻坚双赢为目标,13万人的搬迁规划已经完成。城关区恩惠苑、曲水县“三有村”“四季吉祥村”、羊八井风湿患者集中搬迁点等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正在全区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向往搬入新居。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很多农牧民都如此评价这项举措,在他们眼中,搬出“穷窝”不仅让自己这代人过上了好日子,对于子孙后代更将带来无尽福音。

织密“天路”栏网

——在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加强保障力度,积极引入“外援”提升保障能力,构建政府主导、免费基础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范返贫风险,为农牧民生活创造“稳稳的幸福”

脱贫攻坚的“天路”要有基础坚实、路面平坦的快车道,同时也需要保障细致、兜底全面的护栏和保护网,确保脱贫奔小康的“天路”行稳致远,一个不落。

西藏是全国人均寿命最低的省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既受高原生存环境的影响,也与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滞后有关。

在西藏,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因病致贫是穷根,脱贫必须注重医疗。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检查出包虫病患者26846人、大骨节病11911例。而这两种疾病都是典型的“穷困病”——会给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极大痛苦,导致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带来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很多家庭因此致贫、返贫。

为了高原人民的健康,为了农牧民家庭的幸福,自治区连续多年与援藏医疗队联合,以控制传染源、早期预防为主,积极实施健康教育、中间宿主防控、整体搬迁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入脱贫攻坚决胜时期,巩固脱贫成果,建强自治区的医疗卫生队伍,建立适合藏区实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是刻不容缓。

措美县哲古镇是包虫病的多发区,旦增玉珍和女儿彭琼在2016年包虫病筛查医疗队进驻时被发现患病,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随时可能返贫。“是藏区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帮我们免费做了手术。”如今母女两人已经基本康复,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为了进一步从制度层面扎牢农牧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底板,2016年自治区政府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现在的西藏,以政府为主导、免费医疗为基础,政府、集体、个人和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实现全覆盖,大病统筹、门诊家庭账户和医疗风险基金相结合,住院可以先诊疗后付费,极大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

对于医护力量不足、医疗水平不高等难题,自治区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引入“外援”,目前已有7省市65家医院对口帮扶西藏各地市医院。由于大量高精专医疗人才的注入,填补了西藏医疗空白新技术新项目398项,130多种高原病、地方病得到治疗解决,帮带培养本地医疗人才700多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在帮扶中,成为二级甲等医院,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地级城市没有评级医院的历史。

“大病不出自治区、中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目标已逐步实现,西藏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正在朝向新的高度迈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如果说医疗是防止致贫、返贫的护栏,教育则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重坚固保护网。

“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三年来,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指示,每年吸纳800名教师进藏支教,配合实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重教已成政府和群众共同行动。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15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连年上升。

教育组团援藏深入西藏各基层中小学校,以订单式援派,精准解决西藏数理化教师严重短缺难题,每年援藏教师中数理化教师超过一半,为西藏现代教育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

输血的同时不忘造血,请进来更要走出去。本土教师是西藏教育长期稳定向上发展的中坚力量。自治区每年组织、选派400名教师出藏培训,以此促进师资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西藏农村,记者发现,农牧民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不同以往,书香氛围、好学精神开始融入高原农牧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孩子考上大学,靠知识改变命运。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中央支持、上下一心、全国支援,西藏的脱贫攻坚“天路”将越走越宽,距离小康和振兴的目的地将越来越近,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雪莲将越开越盛!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