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西藏民主改革60年】踏遍天险筑通途

余瑶 发布时间:2019-03-26 09:44:00来源: 农民日报

  离开海拔3300米的昌都,经过海拔4000多米的邦达镇,翻越业拉山,进入八宿县,穿越安久拉山,抵达海拔2750米的波密县……一路行来,雪山相伴,峡谷相随,进入林芝境内,更有灿烂的桃花等着我们。

  3月下旬的西藏,风景最为动人。行走在川藏路上,比风景更美的,是人。

  三代接力的养路人

  在海拔4150米的国道214线第十一工区,记者见到了50岁的洛珠。这位朴实憨厚的康巴汉子,从1985年起,把自己34年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工区43公里的国道。

  “2004年公路硬化之前,我们每天都要很早起床,步行几十里去上班。路全是土路,养护工具只有铁锹、十字镐和手推车,住宿条件也非常简陋。”在洛珠眼里,现在的工作轻松多了:管养路段全程为柏油马路,工区内通了电,配备了专业养路机械和巡路车,还新建了职工书屋、食堂、浴室。

  洛珠的家在八宿县,离工区80公里,并不算远,但对于一年只有36天休假的他来说,与家人齐齐整整团聚依然是一种奢望,因为他的家人也在“路”上。

  上世纪50年代,洛珠的父母在八宿县当养路工人;现在,他的儿子平措曲登也在阿里当养路工人。一家三代人,在不同地点,以同样的方式,坚守着爱藏守边的初心。

  一抹耀眼的橄榄绿

  由邦达向西,翻越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垭口就到了“怒江72拐”,川藏线上最危险的路段之一,因其坡陡、弯多而得名。

  路旁竖立着一块蓝色牌子,上面写着“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保通川藏天堑,锻造交通铁军”。

  养护保通“72拐”天堑的,是武警某部交通第三支队养护十七中队的官兵。

  “90后”指导员简宇生告诉记者,“72拐”一年四季随时可能产生险情。夏季多雨,道路容易出现滑坡、飞石塌方;冬季暴雪结冰,车辆在山顶寸步难行。守护“72拐”也是充满艰辛的:夏季,在炎炎烈日下,伴着沥青拌合料160多度的高温和呛人的黑烟,修复道路裂缝坑槽;冬季,业拉山顶风雪肆虐,积雪厚度高达20公分,除雪机作业看不清路沿,官兵只能用自己的双脚探路,以身躯充当“路标”为除雪机开道。

  “既然来到了边疆高原地区,就要安心服役。我们要延续老前辈十八军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完成好川藏天堑的养护保通任务。”养护十七中队班长、服役14年的老兵莫未说。

  勤劳致富的追梦者

  汹涌奔腾的易贡藏布上方,通麦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和新建的256米单跨单塔悬索桥三桥并列,向人们讲述着不同时期“通麦天险”的故事。

  眼下,“天险”已难寻踪迹。2016年4月,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通麦“卡脖子”路段彻底成为历史。

  天堑变通途,通麦村村委会主任嘎玛次仁是见证者。以前,从通麦到林芝八一镇需要两天时间,道路狭窄,一边是高山峭壁,一边是峡谷大江,每次错车都“惊出一身汗”。通麦路段整治通车后,通麦村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村里17户家家买上大卡车或者挖掘机,靠跑运输、包工程走上致富路。

  来自四川的天域农庄老板李朝江,也看中了通麦沿线的商机。他以每年10万元的价格从通麦村租用土地,办起了农家乐,每年纯收入能达到30万元。

  “我们村还投资开发了一个露天温泉,等到今年林芝桃花节之时就能投入使用。”他们认为,在桃花盛开时泡温泉最富疗效,嘎玛次仁对村里的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生态边陲民族乡 幸福美丽新边疆

    我们带您来到西藏山南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那里紧邻边境线,群山环绕,植被茂密,如同一座天然氧吧。靠着优美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当地居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详细]
  •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挪出“穷窝窝” 共创“好生活”

    从昌都市区出发,沿着317国道驱车20分钟便到达了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村子里一幢幢现代楼房依山傍水,一排排藏式小院整齐划一,俨然一个大山里的“城市小区”。然而10多年前,达若村的村民从未想过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