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尼侨企业家:“我们在西藏安居乐业”

廖云路 发布时间:2019-10-13 08:43: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三轮车“叮叮当当”的铃声回荡在街头,从冲赛康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拐进小巷,在一幢4层楼高的藏式建筑前驻足——这是位于西藏拉萨市老城区夏萨苏居委会的敦固宾馆,由尼泊尔籍侨民丹巴仁增经营。眼下正是西藏旅游的旺季,这家侨资企业客源滚滚。

  今年62岁的丹巴仁增告诉记者,他从小在尼泊尔长大,是尼泊尔籍,而与他年龄相仿的妻子次卓玛是中国国籍。由于向往西藏的生活,他们投资2000万元开办了这家宾馆。宾馆采用全藏式装修,很有西藏特色。

  尼泊尔侨民的工作一直是西藏藏胞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西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开展联络交友、优化经商环境、协助办理在藏居留延期手续等,为他们在藏投资兴业提供了最大便利。

  “宾馆开业以来,当地领导经常关心我们的经营状况,给我们讲解减税降费等政策以及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卫生等法律法规,还帮助清理宾馆前的违规占道停放,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丹巴仁增说。

  “在经营宾馆的10多年间,我深刻感受到西藏的繁荣稳定,这些都是我们投资兴业的重要保障。”丹巴仁增说。

  目前,丹巴仁增的女儿在瑞士获得博士学位后,也回到了西藏,7岁的孙子正在拉萨市上学,一家人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次旦也是一位尼商。

  一张藏毯,是怎样从藏族群众手中的羊毛、编织成针织细密的工艺品、再出口到尼泊尔等国家的?对此,西藏帮锦镁朵工贸公司总经理韦亚平和丈夫次旦最有发言权。

  韦亚平高中毕业后,她应聘到拉萨饭店当服务员。上世纪80年代末,西藏不少地方都在盖酒店,酒店管理类人才稀缺。韦亚平被派到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酒店培训员工,因工作优异,后来当上酒店的总经理。樟木口岸是中尼边境贸易的重镇,韦亚平在那里认识了尼泊尔籍丈夫次旦。

  次旦出生在尼泊尔,父辈原是从聂拉木县移居尼泊尔的边民。他很早就看准了西藏优质羊毛和尼泊尔廉价劳动力的商机,在频繁往返中尼边境经商的过程中,他结实了韦亚平。当时,尼泊尔国内动荡不安,一些企业家纷纷移往西方。作为一个中国人,韦亚平想念自己的祖国,她动员丈夫到拉萨创业,于2004年创办了西藏帮锦镁朵工贸公司。

  韦亚平介绍,西藏地毯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公司成立以来,就以挖掘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资源、打造民族品牌、引领民族优秀文化为主导,开发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藏毯、哈达等产品。

  目前,西藏帮锦镁朵工贸公司已建成藏毯产业基地、脱脂羊毛出口产业基地和民族哈达产业基地。藏毯生产已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实现了洗毛、纺纱、织毯、后道整理等工序的专业分工,以及产、研、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逐年提升,藏毯这种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工艺品是人们美化居所的理想选材。我们抓住时机,积极开拓海内外高端文化生活用品的市场。”韦亚平介绍。仅以脱脂羊毛为例,公司出口额从2013年的6.7万美金,增加到2018年的200余万美金。

  近年来,韦亚平的企业先后在藏毯市场推广、产业基地改扩建等项目上获得了国家民贸扶持资金178万元,缓解了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还多次参加西藏组织的文化产品展销会、博览会,产品知名度迅速提升。

  “政府是企业的娘家。我们将充分发挥尼侨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带动广大农牧民家庭增收致富,让西藏特色产品在更加广阔的市场上绽放光芒。”韦亚平说。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傲游截图201802020957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