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中国减贫故事】巴吉村的“致富密码”

冉文娟 谢牧 发布时间:2020-09-30 11:0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午后的巴吉村几乎看不见人影。一条整洁的水泥路向前延伸,两旁是一幢幢精致的藏式小楼,家家门口停放着小轿车。42岁的罗布次仁一边招呼记者往家走一边说:“这个时间大家都出门工作了,我们村子里没有闲人。”

  尼洋河畔的巴吉村距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仅1公里。这个村庄不仅有令人羡慕的“高颜值”,还因为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村产业发展优良在藏东南远近闻名。从仅“满足温饱”到如今的“富裕村”,巴吉村蜕变的背后究竟有何“密码”?

  罗布次仁还记得,1997年6月他初中毕业了。当时,依托林芝丰富的林木资源,全村人几乎都靠伐木运料营生,罗布次仁也加入其中,开始“用平板车拉木头挣钱”。他回忆,那时候工钱每天用现金结算,大家终日辛苦却很难存下闲钱。

  1998年,西藏自治区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林区森林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大,以贩卖木材为生的“木头财政”难以为继。巴吉村也很快转变了发展思路,抓住林芝建设热潮的机遇,村民们纷纷把平板车换成了工程机械车、翻斗车搞工程材料运输。罗布次仁便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1999年起我就在工地上拉砂石等建筑材料,最早村里只有两家在做。”罗布次仁说,由于搞砂石运输只能年底结账,大家平日里见不着现金难免有疑虑,但等到了年底,实实在在的效益就看到了。2000年时,一个人最多能赚60万元人民币。乡亲们跑运输的劲头更足了,巴吉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汽车村”。

  罗布次仁的运输生意越来越红火,挣钱后他购进新的机械设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后来还成立了一家建筑建材公司,承接本地的建筑项目,目前他的年收入已达200万元左右。2016年,他在村里建了气派的三层别墅,日子越过越舒坦。

  同罗布次仁一样,巴吉村乡亲们的日子也蒸蒸日上。近年来,巴吉村利用征地补偿款发展集体经济,投资了混凝土公司、建材城、物流园区等产业。2016年底,巴吉村6户16名贫困村民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巴吉村集体收入达到1200多万元,分红最少的一家也能拿到10万元左右。乡亲们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了。

  谈及巴吉村发展经验,林芝市巴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严世钦强调了两点。第一是凝聚力,能够把村民们凝聚起来谋发展;另外,产业定位要准,找准这个村究竟适合做什么,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让民众获得了看得见的实惠,大家才会一门心思往前走。”

  如今,巴吉村在致富路上谋划着新的转型。巴吉村部数公里开外有一处巨柏林立之地,其中最大一株柏树树龄超过3200岁,被称为“世界柏树王”。这里如今已被开发成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成为乡亲们致富增收新途径。

  景区为当地村民无偿提供流动水果摊位,还将80间商铺无偿交给巴吉村村委会管理经营,村民在这里售卖松茸、灵芝、珍珠木耳等高原特产。59岁的阿妈央金卓嘎在景区卖水果,2019年收入超过了两万元。她说:“家里儿子跑运输、媳妇儿运营松茸烘干厂,家庭年收入已达30万元。”

  罗布次仁对自己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考虑,打算投入到旅游业中寻求发展。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