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藏族青年旦增称来助民脱贫 织就藏毯产业的创新“图样”
“无论是图案还是色彩,与传统的藏毯相比较,我们都有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产品色彩更加丰富,图案看起来更加立体,具有3D视觉效果,新产品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目前已销售到北京、广州等地甚至国外市场。”旦增称来兴奋地说。
走进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咔嗒咔嗒的织机声不绝于耳,设计图样、染色、布线……各道工序上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90后藏族小伙旦增称来,是这家合作社的理事长。6年前,他毅然辞去令许多人羡慕的国家公务员“铁饭碗”,成立藏毯生产加工合作社,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创业路。在他的带动下,七里八乡的村民依托藏毯产业织出了新生活、铺出了幸福路。
“江孜藏毯有着900多年的制毯历史。当地群众大多都有编织藏毯的手艺,用这项传统技艺帮助乡亲脱贫致富是我从小的梦想。”出生在“藏毯之乡”江孜的旦增称来,深知江孜藏毯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商业前景,在理想的驱使下他辞职创业,投资注册了合作社。
与众多创业者一样,旦增称来在创业初期同样遇到了缺少资金、人才匮乏、市场渠道窄等困难。“作为创业者,我最幸运的,一是选对了行业,二是享受到了政府的各项好政策。”旦增称来说,从创业至今,他享受到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等各项优惠政策。2015年,当地政府提供给合作社扶贫扶持资金90万元以扩大规模,同时通过担保帮助合作社获得银行贷款,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难题。
由羊毛编织而成的藏毯,其纺织精密,色彩图案极富民族特色,经久耐用,是藏族同胞家中的必需品。但传统藏毯生产销售市场渐趋饱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分困难。“传统藏毯工艺复杂,但图案单一,色彩传统保守,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多元化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打开市场走出困境。”依托在大学所学的设计专业知识,旦增称来和他的创新团队首先在藏毯的图案设计、色彩呈现上下功夫。两年的潜心钻研,历经无数次失败,2016年,他们终于研发出“看照片纺藏毯的纸样实用技术”,利用设计图和独特的打结以及渐变色处理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开发出融历史建筑、绘画书法、民族纹饰于一体且具有3D立体视觉效果的挂毯产品,产品新颖独特,一经上市就赢得了极大关注。
“合作社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生产的藏戏面具、藏毯、唐卡挂毯等新产品远销欧美,新开发的适合日本市场的地毯和挂毯产品也在热卖中。”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树立品牌形象,2018年,旦增称来在合作社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西藏江卡尔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索日巴”与“昵炜藏毯”品牌商标,取得了“藏毯.com”国际顶级域名证书,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实体店和网上订购同步销售模式。经过几年来不断努力,旦增称来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藏毯产品先后荣获了“2017年中国国际新品潮流地毯奖”“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民族手工参展作品优秀奖”等奖项,合作社还成为中国藏毯协会会员单位。
创新,让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合作社生产车间,23岁的边巴欧珠正在灵巧地修剪着藏毯,在这里他每月都能拿到4700多元的工资。不仅如此,他还把女友带到合作社学习纺织,共同创造新生活。他说:“一年前,我还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和水泥,现在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相信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为带动和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治穷致富,合作社采用了“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文化转型升级”的运营模式,带动周边340户群众从事藏毯生产加工,实现65名村民稳定就业增收,其中包括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名残疾人。除了吸纳就业外,合作社每年向135名无劳力贫困群众人均分红1500元,累计兑现38万元。
作为一名90后,旦增称来助民增收致富的创业努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2020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他“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称号。“2019年年底,西藏历史性地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奇迹,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旦增称来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打造一条从原材料供应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品牌,推动江孜藏毯这一优秀的民族手工艺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人大代表旦增称来:希望更多大学生回乡创业
这个90后小伙带领江孜妇女一针一线织出了“小康路”,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自治区两会。[详细] -
藏族青年旦增称来:丢掉“铁饭碗”,有梦便去闯
国家公务员,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可旦增称来不这么认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