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新春走基层丨西藏西巴村:小康路上,人口再少也不掉队

发布时间:2021-02-05 09:06:00来源: 人民网


卫央在家门口。人民网记者 徐驭尧摄

  对卫央来说,在外读书的几年,家乡西巴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房子修缮一新,道路平坦整洁,家里人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三年时间,贫困的帽子摘了,大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坐在家里新建的小楼里,卫央语带兴奋地描述着自己的新生活,“交通改善最为明显,曾经自己去镇里上学,摩托需要四五十分钟,路上颠簸得不行;现在道路好了,还通了汽车,几分钟就能到镇上。”

  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西巴村,这个以珞巴族为主的村庄仅有18户居民。卫央的母亲、珞巴族村民新央就是村里曾经的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贫困,是因为新央不愿意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学。

  历史上,珞巴族曾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村子里的孩子读书学习都很不容易,家人格外珍惜这个机会。虽然新央家养了一些鸡,但因为没有劳力,个人能力有限,交通也并不便利,生活改善只能依靠集体帮忙。村支书米古丽清楚新央的情况,一直琢磨着能帮新央家。


米古丽和孩子们在家门口。人民网记者 徐驭尧摄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2015年起,村里迎来了种植铁皮石斛的扶贫产业。

  “种好了,每户能分一万多元。”“但谁都没种过,死了可咋办?”两种念头一直在米古丽心头打架,最后,帮助新央的心思占了上风,米古丽一家承包下了铁皮石斛的种植。

  一开始,米古丽家包下了四个大棚,专门种植铁皮石斛。没想到,由于看管不善,铁皮石斛一夜之间全部枯死,投入都打了水漂。米古丽的丈夫不服,第二年再接再厉: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他不断改善种植方式——察隅气候环境较好,露天比大棚内更适合种植,西藏其他地区的种植经验未必实用。随着他一点点试验,这批铁皮石斛终于活了。

  如今,铁皮石斛产业每年不但能给村集体分红,还能给贫困户分红1.25万元。在扶贫产业的支持下,新央一家脱了贫。随着孩子走出校园,有了自己的收入,新央的家庭负担逐步减轻,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如今,她一家住在国家出资支持修建的房子里,生活宽敞舒适。


新央的新家。人民网记者 徐驭尧摄

  对西巴村而言,人口较少,人际关系简单,脱贫负担也轻松;但人口少,村子的管理也常常碍于亲戚关系不好开展工作,修建基础设施也缺少资金和劳力。曾经担任村委会主任的金建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她在村里工作时,时常头疼亲戚们的“要求”。

  “村里有一些供困难群众的保障资金,资金使用有明文要求,但是有时候,一些亲戚总是希望借来从事与民生无关的‘周转’。”金建说,“这种情况必须严词拒绝,不然口子一旦开了,村里的规矩就乱了。得益于这种一碗水端平的严格,村民们对我们村干部都很服气!”

  依托国家对珞巴族发展的支持,米古丽和金建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平整水泥马路、建设农业设施、修缮村文化室。钱有了,但是劳力依旧不足——“总不能都从外面找吧?”金建感慨。


金建在家笑得开心。人民网记者 徐驭尧摄

  这时候,村干部的威信派上了用场。米古丽和金建动员村里党员先行,主动参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党员的带领下,村里不多的劳力,倒是把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村里的粮食好卖了,集体产业也逐步形成气候。西巴村居民的收入也在稳步提升——据介绍,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近1.6万元,如今村子里大家的住房焕然一新,道路整洁,西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不但口袋富了,西巴村人也乐于传承和保护珞巴族的民族文化。村里不但建起了珞巴民族服饰编织项目,米古丽还带头参与珞巴族民族语言保护,成为了珞巴族分支之一义都人义都语的发音人,多次参与相关语言保护工程的语音录制工作,还被国家语委评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今天的孩子们对珞巴民族语言感兴趣,都会来问我。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米古丽说。

  卫央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生养自己的西巴村,成了一名乡村振兴专干。对她来说,村子变化看在眼里,她也希望帮助村子进一步发展。“出去见过世面,读过书,和土生土长的老乡毕竟不一样。虽然家人希望我走出去,但是还是希望回来为家里做点什么。”卫央说。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很难脱贫。”金建感慨,“小康路上,我们铭记党和国家的支持,坚定不移地向前进,人口再少也不掉队。”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