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返乡大学生扎西旺杰:种菜种出“成就感”
图为蔬菜基地内工人们正在搬运蔬菜 谢牧 摄
“有了绿树的防护,现在基地里蔬菜品种达40多种,一年能产出100多万公斤蔬菜。”山南市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基地大学生技术管理员扎西旺杰说,“学的知识在这里能用上,还能学到新知识,在这里工作也很好。”
山南市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基地位于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林的腹地。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运输蔬菜的电动三轮车在大棚间穿梭往来。
图为扎西旺杰正在查看蔬菜长势 谢牧 摄
隆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南部,属于高寒县,昼夜温差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部分蔬菜难有好收成。扎西旺杰说:“以前家里也种土豆、萝卜等蔬菜,但是能种成什么样就只能看天气了,跟大棚蔬菜完全没法比。”
隆子县“菜篮子”工程为市场提供了安全、新鲜的蔬菜,同时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1996年出生在隆子县的扎西旺杰,在人生规划中没想到自己会跟蔬菜打交道。2018年,备考公务员期间,扎西旺杰了解到当地“菜篮子”工程基地在招聘,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不曾想,这一决定就让他彻底与种菜结了缘。
“一开始觉得种菜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撒种子、浇浇水就可以了。来到这儿才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扎西旺杰说,“看着蔬菜发芽到开花结果,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每天看到大棚里满满的都是蔬菜特别开心。”
“西藏昼夜温差大,要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种子的间距不能太疏也不能太密……”走在挂满西红柿的大棚里,扎西旺杰开始给记者上起了“温室大棚种植”课,他笑着调侃自己:“现在掌握的种植技术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
图为蔬菜基地内工人手捧刚采摘的朝天椒 谢牧 摄
扎西旺杰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喜欢在朋友圈里“晒”日常。他略带腼腆地笑着说:“有时候我在朋友圈发自己种的菜,大学同学会很惊讶,也会夸我厉害,很有成就感。”
从技术到管理,基地像扎西旺杰一样返乡就业大学生共有6名。在这支大学生队伍的努力下,如今的蔬菜基地收益逐年攀升,年产值已达800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隆子县“菜篮子”工程现有生产温室244座,占地259亩,已与沙棘林长期“厮守”、相互辉映,被打造成了隆子河谷最美的一道风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隆子:大学生扎根乡村助力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西藏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回乡工作。[详细] -
高原蔬菜大棚为西藏民众餐桌“加菜”
2月26日,拉萨药王山农贸市场商户王佑军码放叶类蔬菜,他销售的蔬菜中大半为西藏本地种植。[详细] -
西藏大学生返乡创业 “绿色蔬菜园”种出好未来
记者来到西藏下江乡蔬菜大棚基地,新鲜的小西红柿掩映在绿叶间,黄瓜已经开花结果,白萝卜也已破土发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