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艺术交流,推动民族文化交融互鉴
6月6日,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共同主办的“汉藏艺术交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暨“2021年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坊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与会学者围绕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汉藏艺术交流、元代汉藏文化交融以及“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项目实践等主题展开讨论。
唐卡艺术,汉藏文化交融的例证
“汉藏艺术交流是长期以来我国藏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形式。”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介绍,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不同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汉藏文化研究专家、唐卡艺术传承人,以及长期扎根藏族聚居区的青年学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探讨汉藏艺术交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此外,会议还设置了唐卡传承人代表作品线上线下展览和唐卡纪录片观展,希望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民族文化交融互鉴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故宫博物院研究院藏传佛教研究所所长罗文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熊文彬、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杨恩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当增扎西等,作了研讨会主旨发言。
罗文华以“17-19世纪藏东地区的唐卡与汉藏艺术的整合”为题发言介绍,17至19世纪,唐卡艺术发展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历史面貌,即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中心逐渐转移至今天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彼时,在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唐卡艺术家,他们兼通汉藏绘画语言,其唐卡作品风格大胆且广泛融合汉藏绘画艺术的元素,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风格,对于唐卡艺术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熊文彬在题为“明末清初西藏著名艺术家十世噶玛巴活佛的汉式唐卡”的主旨发言中提到,十世噶玛巴活佛却英多吉是明代中央封授的大宝法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融各种风格于一体,并自成一家。熊文彬以丽江博物院收藏的唐卡作品为例,通过对其题材、构图、色彩和技法的分析,展示出却英多吉的唐卡创作对藏、汉和纳西等各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兼收并蓄,为清初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交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例。
“史诗《格萨尔》是古代高原各民族频繁往来、友好联谊,共同开拓祖国边疆、交融互鉴的真实再现。今天,深入研究活态史诗《格萨尔》的传播与发展,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恩洪在发言中强调。
当增扎西以夏鲁寺的建筑与壁画艺术为例,从夏鲁寺的创建与扩建历史、汉藏合璧建筑,以及富有多民族艺术风格元素的壁画三个方面,探讨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实行有效行政管理下,夏鲁寺扩建的过程,以及在国家统一、民族交往的历史背景下,汉、藏民族在建筑和绘画艺术领域的交流与融合。
会上,罗布斯达、拉巴次仁、柳悟夏·次仁多吉、赤增绕旦、桑珠罗布、鲁茸吉称、洛呷等藏族唐卡非遗传承人,就唐卡画派历史、画师传承以及代表作品等进行发言和交流。
云南省唐卡非遗传承人鲁茸吉称在发言中介绍,云南迪庆是多民族聚居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密集而频繁,这种地域特色也体现在唐卡迪庆画派的艺术风格上。当地的年画、民族装饰画等对唐卡迪庆画派影响深远。
“唐卡艺术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具体例证,不同时代文化交融的氛围对画师的创作有直接影响,并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既注重技艺的传授,也会讲清楚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国家级非遗项目唐卡(勉唐画派)代表性传承人罗布斯达说。
传承人口述史,为非遗保护提供中国经验
2021年对于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来说,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以2001年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2021年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年,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
作为“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的负责人,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研究员冯莉介绍,中国自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针对非遗建档工作已做出了一些中国特色的具体实践。其中,传承人口述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在这一理念推动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建档等一系列过程性保护工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科学阶段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项目运用口述史方法,用传承者的话语表达并阐释唐卡绘画传统。口述史的调查和整理,是在充分尊重当地唐卡生产实践的前提下,从文化传承的语境中获得意义,探索建立传承人自身文化体系和表达逻辑的非遗档案。这个项目自2017年启动后,已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四省区实施开展,50多位学者参与其中,预计在明后年出版结项。”冯莉告诉记者。
在对传承人口述史的文体研究与非遗建档的讨论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副所长郭平认为,随着传承人口述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广泛运用,建立相应的学术规范成为紧迫的学术任务。特别是在文本书写方面,一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匮乏。“建议在分析与民俗志、民族志和非虚构写作等相近文本形态差异的基础上,明确传承人口述史的文体特征与书写方式。”郭平表示。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卓么措认为,唐卡的传承载体是“活生生的人”,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中国唐卡传承人口述史”项目是将口述史研究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将传承人不确定的“技艺与记忆”挖掘、抢救、整理,转化为确定的、可以永久保存的文字形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副教授刘冬梅在口述史项目中,承担对西藏昌都8个唐卡绘画世家的口述史调研和写作。“我的研究从家传技艺的角度切入,进而到达绘画流派的地域传承,调研中注重将画师个体生命历程与文化遗产保护、汉藏文化交流、乡村振兴等主题相关联,尝试呈现活态的地方性绘画史。”刘冬梅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朱靖江提出,影像口述史是影视记录与口述史调研的交叉领域,在影视人类学的学科体系中,影像口述史不仅能够获得第一手的语言文字类信息,更通过对口述者形象、姿态、表情、时空背景等方面的影像记录,可以达到影像深描的效果。在唐卡档案记录工作中,影像口述史的价值甚为深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雪域之光——中国唐卡漆画创新实践成果展”在福州举行
6月12日,“雪域之光——中国唐卡漆画创新实践成果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本次展览选取了历次唐卡漆画培训班中的优秀作品,展现近年来闽昌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详细] -
汉藏学者谈唐卡传承与艺术交融
不同于通常印象中的唐卡,十世噶玛巴活佛却英多吉的唐卡作品有远、中、近景的空间营造,色彩上吸收青绿山水特点,且使用大量水墨技法。[详细] -
【薪火相传】格桑花儿开
对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从杭州到拉萨,一次次奔波,根本来不及欣赏美景,心中惦念的只有大量悬挂于殿堂或尘封于库房的急需保护的纺织类文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