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寻访老党员: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向前
图为杨东北讲起过去时几度哽咽。
“很感谢老百姓,军民关系不是一句话,是靠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建设出来的!对不起啊,我很激动。”原75医院副院长、74岁的杨东北在回忆他们为驻地百姓巡诊治病的历史时数次哽咽。
在建党100周年及党史教育推向深入之际,陆军第九五五医院党委成立探访小组,多方找寻老党员等退役老同志联系方式,由政委邓洋带队深入四川追寻前辈足迹,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探望,听他们讲党史、讲院史,共同追忆他们扎根西藏、建设西藏的流金岁月。
三本证书和一本回忆录
探访的首站来到的是居住在成都的杨东北家。他的爱人、74岁的尹桂芳也曾是九五五医院的建设者,入伍就在外科工作。杨东北1963年入伍,1965年进藏,1990年转业离藏,曾参加1973年甘孜抗震救灾、1989年江达炭疽病救治等多项任务,荣立过三等功。
“回到地方后我闲不住,在部队忙习惯了,总想干点事,继续发挥余热,现在我还担任老年大学的英语班和电脑班教员,和学员们交流电脑的使用,以及PS、PR等软件的操作。”当干事刘启亮正在惊讶眼前的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同志怎么电脑还用得这么熟练时,杨东北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并作了解答。他随即拿出三本红色封面的证书一一翻开,“成华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2016年示范党员”“2011—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这几行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虽然这仅仅是三本证书,但说明和见证了老前辈、老党员是如何退役不褪本色,是如何不变初心、砥砺前行。
正当邓洋向杨东北介绍医院发展近况、询问医院以前情况时,老人家拿出来厚厚一本《风雪高原六十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十五医院回忆录》。这是退役的老同志们为了铭记医院光荣而不易的过去、为后人留下的珍贵历史资料,前些年在杨东北的牵头倡议下,自发组稿、自费编撰的回忆资料。回忆录从医院如何组建一直写到各个历史时期医院的发展变迁,汇聚了几十位退役老同志的心血,内容丰富而全面、真实而客观,体现了他们对党的事业充满热忱,以及对部队和西藏的深厚感情。
“老百姓跟我们的感情很好,走到哪儿都感到特别安全。有一年炭疽流行,死亡率很高,我带队到一个5000多人的卡贡乡负责传染病防控,没有一个人因病死亡,老百姓都特别信任我们,最后甚至不愿意让我们离开。当时住的是马棚,每天5点过起床,然后巡诊给老百姓看病,因为炭疽病的原因不能骑马,很多地方没有路又不能开车,只能徒步,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回忆起过去,杨东北满脸激动。
“这是当时我们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做的,用了几十年,搬了很多次家都舍不得丢,有太多的回忆和太深的感情!”临走时,两位老人还拿出三把木椅给探访组看,“那个时候条件比现在苦,用电,需要自己白天发电,晚上点马灯;吃水要到澜沧江的上游去挑,制剂输液用水也是自己净化蒸馏,工作人员自己试用,无不良反应才敢用;休假没有客车,乘坐的是敞篷大卡车,快的五天,慢的十天半个月……”
邓洋听罢握着杨东北的手说:“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英明带领和一辈辈老同志的不断努力下,现在条件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也方便多了,在工作上我们会加把劲更进一步,相信以后医院的变化进步会更大!”
图为在陈宜彬(左二)家中。
陈宜彬已86岁高龄,曾任医院副院长、原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解放军药学会理事、四川省药学会理事、药剂专委会常委,以及成都市和原成都军区多类药学专业职务,还曾担任《解放军药学》《中国药房》《药学实践》《西南国防医药》等杂志编委。家属陈世容77岁,也曾在医院工作,是外二科护士长。
一走进陈老的家,两位老人便给探访组一行递来一杯咖啡、一杯茶水、一支雪糕,陈世容老人也陪着大家吃起了雪糕,让人感受到老人生活的“年轻态”和对来访者的热情,更让人感受到他们对老单位的深厚情谊。
“同志们有机会要多实践,不要怕累、怕苦,我们原来内二科的张鹏山主任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是原来三医大的高材生,他在执行任务、救治病人的时候专心致志,在给病人查体的时候非常认真,用他老师的话讲,在他查体的时候你用棍子敲他他都不知道。这样的大夫,很是受人尊敬。”
陈老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继续说:“1959年,传染科护士长余小福,随部队在扎木剿匪的时候,匍匐到一处灌木丛旁救护一名重伤员,伤员因疼痛喊出声音暴露目标,敌人一梭子机枪打过来击中余小福,余小福壮烈牺牲。”“在我一生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75医院30年,在西藏的30年,很难割舍这种情愫,我真心地希望现在九五五医院的同志们热爱西藏、热爱边疆。什么叫做岁月静好,实际上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在负重前行!”
陈老年纪虽大,但还不忘把自己总结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大家:“现在有的同志可能觉得科研命题很不好找、很难,其实很直观,简而言之来说,什么是你们的命题呢?就是现在所发表的知识和你自己拥有的知识,对你所面对的问题不能够覆盖、不能够得到解释,它就是你的研究课题。”
临走前,陈老非要将自己的一幅画“岁寒三友”赠送给医院,以对后辈鞭策激励,还极力挽留探访组吃晚饭:“新兵吃老兵是我们过去好的作风和传统。”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图为李生智用笔纸与邓洋交流。
“老人家要保重好身体,感谢你们对医院作出的卓越贡献。请你们放心,我们会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医院建设得更好!欢迎你们和后辈有时间回家看看。”邓洋和老人的眼眶都充满泪花,依依不舍地道别。
李生智老人曾是医院院长,虽已95岁,听力不是很好,但仍精神矍铄。88岁的妻子杜含芳曾是医院内科主任,4个子女有3人都曾在医院工作。
走进李老的家,李老的爱人和子女、女婿等早就在家热热闹闹围了一大圈,对医院此次探访很是期待。
“医院为什么不叫‘75’了?是不是不在了?”面对老人关切的疑问,邓洋凑近老人耳畔:“医院还在的,只是改了一个名字而已。”老人的女婿解释:“虽然只是改了个名字,但老人对‘75’这个名字感情太深。”
见老人听力确实不好,邓洋找来一支笔一个本子,用文字和老人交流,他还翻出手机照片,一张一张给老人介绍着医院现在的样子和建设情况。老人在本子上看到邓洋写下医院近况和对老人感谢的话,脸上露出欣慰而慈祥的笑容,他也用笔慢慢写着想说的话,还问着来访同志的姓名。
“我是医院政委叫邓洋,这是政治工作处副主任叫熊友星,这是我们的干事叫刘启亮。”在邓洋写着名字的同时,老人女儿李杜梅介绍着说,“老人家虽然90多岁了,但仍然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基本上每天都要写,他可能要把你们的名字写到日记里面去。”
探望快接近尾声,老人70岁的大儿子李逢春从卧室拿出了一张信笺纸,“你们能来看我们,说明部队和单位没有忘记我们,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1967年在医院写的一首词,送给医院,我给你们读一读,‘雪化沧江,影影群山……春临能醉?’”词的名字叫《沁园春·迎春》,李逢川老人饱含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了一遍,好似又回到了医院旁边的澜沧江畔。
最后,在李生智老人的授意下,医院老中青3代、新老兵8人来了一张跨越世纪的合影:最年长的兵出生于1926年,他们那一代见证了上个世纪医院的新生组建和创业艰辛;最年轻的兵出生在90后,我们这一代见证了医院的改革重塑和创新图强。
据悉,探访组此行还看望了在西部战区总医院住院的96岁高龄的原75医院第三任院长杨德昇(瓦弄战役野战医院院长),总共对邓开元、康定轩等12位老同志进行了探访和学习。
老同志们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80多岁居多,但他们一谈到西藏,一见到老单位的同志,都十分激动振奋,言谈举止之间体现出对部队的深厚感情。
探访小组也通过此行,挖掘到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党史教育素材,并形成教育片组织官兵观看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我们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带回去大家学。我们要通过这样的行动,教育官兵不忘初心、铭记党史、懂得珍惜和感恩,现如今的一切来之不易,切实传承好老一辈留下来的过硬作风和优良传统,真真正正对得起人民重托、经得住历史检验、负得起使命责任,认认真真做好党领导下热爱人民、能打胜仗的忠诚战士。”邓洋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寻访一张20年前汇款单背后的西藏情缘
1979年,孩子才4个月的他主动报名,前往西藏工作。从海河之滨到藏东小城,近三千公里的路程,他走了七八天,颠簸与头痛为伴。[详细] -
金沙江畔的红色记忆:寻访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
岗托村——它见证了十八军战士不怕死,冒着枪林弹雨一边划船一边往前冲,鲜血染红了金沙江沙滩,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见证了岗托人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团结奋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传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