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

发布时间:2021-09-09 14:06:00来源: 新华网

  近年来,中国藏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藏文电子时代的来临,从技术上支撑了藏文化的大力传播与发展。日本藏文化研究专家、中村元东方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田中公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

  田中公明说,中国成立了藏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下属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与藏学相关的研究书籍。此外,许多非常优秀的用藏文讲述藏文化的书籍也在中国出版。

  田中公明举例说:“藏学研究中心用藏文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真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在这之前,我研究一直用的都是北京、四川德格印刷的木刻版照片扫描件,而这本活字印刷版《中华大藏经》对4种木刻版的大藏经进行了校对。如此重量级的文献出版,对于后人、对于世界的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功绩。”

  藏文输入法在中国的研发与应用让田中公明印象深刻。“藏文输入法的研发与应用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藏文输入法研发出来后,安装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中,使用很便捷,输入速度也很快,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他说。

  据记者调查,1995年开始,西藏大学就牵头组织全国主要涉藏地区大学和国内大公司共同开发藏文编码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1997年,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信息技术-信息交换藏文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国际标准。此后,藏文输入法、藏文文字识别系统、藏文办公软件操作系统、藏文语音识别系统等藏文软件及应用系统诞生,使拥有1300余年历史的藏族语言文字迈进了“电子时代”。

  唐卡也是田中公明重要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唐卡起源于印度的挂轴佛画,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西藏。唐卡传播到中国,可以从古代蒙古帝国开始算起,此后历经了元、明、清三代。

  田中公明说:“目前中国的唐卡画家,大多以18至19世纪的唐卡为范本进行创作。但是如果要修复15至16世纪的唐卡壁画,则需要以那个时代的唐卡图案为蓝本,目前中国研究15至16世纪唐卡的画家似乎还不多。”

  1985年至2007年间,田中公明曾7次到访西藏。他在日本出版了《藏传佛教绘画集成 唐卡的艺术》《千手观音与二十八部众之谜》《梵文〈文殊金刚口传〉研究》等数十本书籍,并通过策划、举办主题画展、摄影展等方式促进藏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