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藏情深:山海协作守护“藏东明珠”
昌都市卡若区居民永西在新家中给花草浇水。新华社资料片
这是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的茶马广场。 新华社资料片
按照中央部署,从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支援西藏地区从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并分别安排福建省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市对口援建八宿县、厦门市对口援建左贡县、泉州市对口援建洛隆县、漳州市和龙岩市共同对口援建边坝县。2019年7月15日,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踏上了“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征程。
1000多个日日夜夜,福建援藏干部们真情投入,结合实际推动一项项福建经验在雪域高原开花结果,让昌都这颗“藏东明珠”焕发出勃勃生机。
花红树绿扮靓“藏东明珠”
“昌都正在变得越来越绿,绿化苗木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了。”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黄传煌对此倍感欣慰。2019年7月,黄传煌作为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一员,来到昌都市开始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援藏期间,黄传煌发现,尽管近年来昌都推进园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效,但还面临苗木成活率低、苗木种源供给不足两大痛点。“以苗木种源供给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昌都市‘十三五’国土绿化建设规划期间共需优质苗木23810万株,而当地每年苗木出圃量不足1500万株。”
黄传煌带领本地林业科研人员共同攻关,严把设计、施工、养护等关口,将相关树种成活率由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与此同时,为帮助昌都缓解苗木种源供给不足问题,他还向福建省林业局申请了100万元援藏资金,打造昌都市乡土树种培育基地。
黄传煌告诉记者,基地利用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重点培育以藏川杨、昌都柳、高山栎、冬麻豆、丁香等为主的乡土苗木。“目前,基地每年可为昌都提供各类乡土观赏苗木24.5万株,后期通过‘再培育、再嫁接’,可有效缓解昌都观赏苗木种源不足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昌都市累计完成国土绿化144.28万亩。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措施,科学种植各类乔灌草,近年来昌都市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07%、38.76%、12.24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卫生城市。
产业帮扶助力群众增收
戴上智能耳标后可获取藏香猪生命体征和行走轨迹,随处可见的传感器实时感应和监测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昌都市一处藏香猪养殖基地,宽阔整洁的场舍内,一群藏香猪正在悠然自得地“散步”,智能化养猪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智慧养猪背后,离不开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施少华博士的持续付出。
2019年夏天,施少华放弃留美深造的机会加入援藏队伍。进藏不久,他便与其他农技专家跑遍昌都市下辖的十县一区,对昌都藏香猪种质资源保护、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冷链运输等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发现,藏香猪养殖不仅条件差,还存在品牌弱、销售难、群众散养成本高、利润低等问题。”施少华说,随后他们成立了昌都藏香猪产业小组团,建起昌都藏香猪产业数据中心,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将昌都藏香猪扩繁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图像数据汇聚到云平台。“通过智慧养殖监控系统,养殖户只要借助电脑、智能手机,就能在‘云上’养猪了。”
把猪养好后,还要想办法把销路解决好。45个小时冰鲜冷链运输,跨越6省区3000公里……2020年1月,在福建援藏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50头昌都藏香猪白条肉成功运抵厦门销售,实现了藏香猪白条肉批量入闽“零”的突破。在福建援藏工作队的带动下,昌都2021年全市23个养殖基地养殖藏香猪规模达23万余头,年末养殖存栏15.09万头。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援藏工作队通过开发特色优势资源、招商引资、消费帮扶等做法,积极帮扶昌都市发展藏香猪、核桃、葡萄等特色产业,有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玉珠扎巴是一个有梦想的藏族小伙,作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他毕业后回到家乡昌都市八宿县拉根乡,想把家乡的核桃树变成“致富树”。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他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了解情况后,福建援藏工作队帮助玉珠扎巴一步步将核桃油小作坊发展成为核桃油加工合作社,去年他的合作社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
2020年6月22日,随着葡萄酒灌装生产线的启动,西藏成功红天麓酒庄正式投产运营。这是福建援藏工作队以商引商、落户昌都市左贡县的民营企业,为当地葡萄解决了销路和深加工难题,可辐射带动2000名以上群众就业。
……
在昌都,类似这样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案例比比皆是。近年来,福建援藏工作队积极帮扶昌都市发展藏香猪、核桃、葡萄等特色产业,有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全域旅游探路乡村振兴
壮观的来古冰川、广阔的邦达草原、明亮如镜的然乌湖……地处318川藏线上的昌都市八宿县,以绚丽的自然风光天下闻名,但一度因缺乏A级景区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为此,福建援藏工作队以“景区创A”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八宿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帮助当地群众发掘雪域高原上的“金山银山”。
来古冰川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然乌镇来古村就坐落于冰川之上。“当初返乡的决定是明智的。”两年前,在外打工多年的罗松扎西嗅到了商机,开起了民宿。“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罗松扎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福州市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林巍介绍,经过努力,不到3年时间,工作队相继帮助八宿县创建了3个3A级景区和1个4A级景区。2021年,八宿县旅游人数突破1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比2019年增长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亿元。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魏东说,工作队引进企业落地项目98个,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15亿元,吸纳当地9600多人次就业。
今年7月抵达西藏的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拿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推动援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雪域高原上的暖心人——记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张和
皑皑雪山,碧澄蓝天,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张和从未想到自己会拥抱如此风景。[详细] -
“组团式”援藏为助力西藏发展提供新路径
“得益于‘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很多西藏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免去了舟车劳顿,减轻了经济负担。除了陈素丽,还有数十位湖南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的老师在山南市的多所学校开展教学。[详细] -
非凡十年·西藏:在雪域高原描绘新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族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交出了一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满意答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