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奴后代到全国劳模:西藏四世同堂家庭新年话家史
在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扎西宗乡杂村的家中,今年53岁的平拉穿上节日的盛装,小心翼翼地将“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别在胸前。他的母亲、80岁的次旦老人,一脸微笑地同家中小辈挨个行碰头礼。
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经过一年辛勤付出,又迎来了一个幸福的新年。
今年,西藏农家年和春节“巧遇”同一天,习俗虽不同,但年味皆浓。从县城买来的年货,一家人制作的切玛和卡塞(油炸面食)等传统供品和食品,纷纷摆上了桌。第四代的孩子们,也换上了崭新的藏装,头戴绿松石点缀的头饰,依偎在祖奶奶次旦的身旁。
看着眼前的热闹,次旦老人触景生情,和孩子们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次旦老人正在和重孙女行碰头礼(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次旦老人说,她出生于1943年。那时,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作为“差巴”的她家,要向农奴主交名目繁多的赋税,还要支差役。这些几乎榨干了家里所有的收入,剩下的部分仅能勉强苟活。
“农奴一整年的辛苦劳动,填饱了农奴主的私囊,却换不来自己的饱暖。”次旦说,小时候最怕下雨下雪,低矮的土坯房四面漏风、屋顶漏雨;没有床,睡觉就在地上铺一张掉光了毛的毯子;雨后屋内的地面泥泞不堪,毯子会浸在泥水里。
“那时候过年,也有羊头、切玛可以吃。但即使是作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也只能吃两口尝个味道,没办法敞开肚子吃饱。”她说。
1959年,雪域高原开启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废除,次旦一家也迎来了春天。
戴着“全国劳动模范”胸章的平拉(右二),正一边弹唱扎念琴一边跳舞(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跟母亲相比,在新社会出生的平拉和同辈的人们,有着时代赋予的闯劲儿。
年轻时,平拉的妻子利用农闲时间编织氆氇,他骑着摩托车把氆氇拿到附近几个县城里售卖。但平拉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等靠要来的脱贫不长久,靠自己劳动挣来的才踏实。”
于是,2015年,平拉贷款成立了拉孜县利民合作社,将自家多年的编织活计扩大,生产氆氇、卡垫,还有扎念琴等民族特色手工艺产品。
这是平拉家所在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扎西宗乡杂村(1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因为对市场规律的不熟悉,最初几年合作社的生意并不好。政府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平拉的情况后,主动帮扶,不仅送来扶贫政策,还从县里请来老师教社员缝纫技艺、改进产品样式,并且帮助联系销路。
平拉也重整旗鼓,积极了解市场动态,提高技术、改进工艺,走出家乡开拓市场,最终合作社起死回生,产品也远销距拉孜县1000多公里外的西藏阿里地区。
平拉在喝青稞酒。他胸前佩戴的全国劳模奖章是他最珍贵的宝贝(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19年,走上正轨的合作社搬迁至拉孜县城产业园区,新厂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立了22个生产车间。如今,合作社有正式员工75人,还有四百余名村民通过为合作社代工生产手工艺品而实现增收。
2020年,平拉这个昔日农奴的后代,因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2022年,合作社净利润77万元。
这是挂在平拉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证书(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如今,平拉的孩子们都已走上工作岗位,用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孙辈们走进学堂,用知识铺就自己成长的道路。
80岁的次旦老人虽然对儿子的事业不甚了解,但却深深体会到了“日子一点一点好起来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起来了”的幸福感。
“我们合作社产品商标叫‘纽酷’,藏语意为‘发芽’。”平拉说,世代身为农民,作物发芽孕育农民一年的希望,“我们的好日子,也要像这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新春里,四世同堂的屋檐下,尽是天伦之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新华全媒+|高原古城夜 市集灯火煌——拉萨夜经济观察
夜幕降临,拉萨西郊的天海夜市亮起华灯,食客们陆续进入烧烤区内,各家店铺如往常一样在烤架上摆好肉串,飘香的烟雾让晚间的夜市光影朦胧。[详细] -
新华全媒+丨高原寒夜,铁路“敞篷车”为“复兴号”护航
与雅鲁藏布江相伴而行的拉林铁路,是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详细] -
新华全媒+丨天路通达我家乡——“高原孤岛”墨脱的乡村振兴路
隆冬的氤氲,从喜马拉雅山麓升起,像一条巨大而洁白的哈达,挂在山腰。山脚下,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刚刚成熟的枇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