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首次独立完成国家级珍贵古籍修复

发布时间:2023-06-25 09:10:00来源: 西藏日报

  近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举行了一场古籍修复完成交接仪式。这是西藏古籍保护部门历时2年,首次独立完成的国家级珍贵古籍修复任务,对西藏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全区下一步开展珍贵古籍修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次完成修复并归还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是历代珍藏于那曲市巴青县苯教古寺布拉寺的75函苯教《甘珠尔》中两函破损古籍,一共454叶。这是西藏近年来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发现较早时期的苯教《甘珠尔》古籍文献,于2016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悉,这批苯教《甘珠尔》曾流散于民间,于2014年在当地文化等部门的努力下,一部一部从当地百姓手中收回并珍藏。自2018年以来,那曲市本级财政先后投入资金266.7万元,用于辖区内所藏部分国家级珍贵古籍的复制、修复及数字化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

  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专家表示,古籍需要保护,更需要有效利用和传承。希望我们的努力,让这些饱经历史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真正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同时,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古籍保护事业中来,为进一步做好传统古籍文献的再利用和原生性保护给予更多保障。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