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引得活水润高原——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23-07-17 10:18:00来源: 西藏日报

  6月30日上午12时,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上,百余名当地群众喜笑颜开,欢庆这项“国字号”民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湘河穿城而过,全县大部分耕地集中在湘河流域两岸。然而,作为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滔滔湘河水顺流而下,却未能解决10余万亩农田耕地之渴,多少年来只能靠天吃饭。

  为了让这条千古流淌的河流造福群众,“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27亿元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在雪域高原落地。

  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以灌溉、供水、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发电。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洞式溢洪道、导流泄洪洞、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生态鱼道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4099米,总库容11340万立方米,电站设置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38亿千瓦时。

  灌区采用分散取水、分片灌溉的取水及输水工程总体布置,水库下游共设置6座取水建筑物、8条干渠和1条支渠。计划灌溉面积为12.49万亩,其中灌溉供水量6276万立方米,城乡工业和生活供水量669万立方米,生态补水供水量4235万立方米。

  沿着湘河岸边的南申公路,穿过鹰嘴岩,在大坝左岸坝肩的边坡上,两排耀眼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建精品,树标杆;以精立业、以质取胜……”,字字句句刻进承建单位中国电建水电九局(以下简称“水电九局”)的言行之中。

  2018年11月,一支水电大军,从贵州浩浩荡荡地开进了离南木林县城15公里处的湘河岸边,水电九局百余名建设者顶风冒雪,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在海拔4000多米的一片荒山野岭里安营扎寨。

  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原计划2018年12月1日开工的工程,推迟至2019年4月3日才接到开工令。与投标相比,工期整整推迟了4个月,而大江截流、大坝蓄水、机组发电的目标日期,一天也没有改变。

  2019年12月7日凌晨2时57分,湘河工程导流泄洪洞进行最后一次爆破。这项截流的控制性工程,经过建设者的日夜奋战,成功解决围岩复杂、岩层破碎等技术难题,战胜数次大塌方,实现全线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12天。

  2020年2月28日,水电九局打破质疑,历经430多个日夜,如期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日喀则人民日夜期盼的这项民生工程,正式拉开了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的帷幕。

  为了实现按期下闸蓄水目标,项目部根据地理环境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分两个阶段施工的方法,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较合同工期提前1年完成防渗墙全部工程量,为大坝填筑赢得了宝贵时间。

  西藏湘河水库拦河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51米,坝顶宽8米。2020年10月,大坝正式开始填筑。为了确保安全度汛,高峰期投入劳动力达800多人,120多辆运输车穿梭于大坝施工现场,通宵达旦连续作战。远远望去,大坝施工现场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如繁华的都市一般热闹非凡。

  2022年10月12日,湘河水库成功下闸蓄水,高原出平湖。

  2023年1月5日23时58分,首台机组一次性启动成功,4月9日通过并网验收。

  然而,水电九局的建设者们,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而是再次掀起“奋战60天,全力保目标,建功在湘河,雪域铸精品”的劳动竞赛热潮。

  功夫不负有心人。3月15日,2号机组转子吊装成功;5月9日,2号、3号机组成功通过并网验收;6月23日,湘河建设工地再次传来喜讯,最后1台机组顺利通过启动验收。

  大江截流、大坝填筑、下闸蓄水、机组试运行……每一个关键节点目标,都凝聚着水电九局这支高原铁军的智慧和热血。经过1000多个昼夜的鏖战,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在6月的最后一天,全面建成投入运行。

  滔滔湘河水,盈盈润万家。西藏湘河枢纽水利工程从蓝图变为现实,其中的每一朵水花,都凝聚着治水兴业为民的初心与使命,也将在未来记录每一次五谷丰登的幸福时刻。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