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高原行|在高原寻找“龙”文化的印记
近日,一场属于孩子们的“藏装派对”在西藏拉萨举办。活动中,老师向孩子们讲解藏历新年的传统习俗,还通过绘本介绍十二生肖的来历,为即将到来的新年预热。
“我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也让小朋友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体会年味。”活动负责人贡觉卓玛说。活动现场的大屏上,画着一幅幅身着藏装的孩子在街巷与龙共同玩耍的卡通画,孩子们在“龙”形象的装饰画下迎接着藏历木龙年的到来。
2月3日,“藏装派对”现场,演员正在弹奏扎念琴。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事实上,在雪域高原,和“龙”有关的文化历史悠久。在西藏传统文化中,“鲁”(藏语音译)为龙神精怪的泛称,形态、性质、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巨大的威力,一些地方以“鲁”命名:例如拉萨的“宗角禄康”龙王潭公园和鲁固社区,林芝的鲁朗小镇等等。如今,这些地方都已成为西藏各族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2023年12月8日,雪后的布达拉宫及其后的“宗角禄康”龙王潭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洛卓嘉措 摄
从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出发,向东南方向行上半小时,便可至夏鲁寺,在这里可以发现一幅高约2米、宽约2.4米的龙凤图,其上双龙双凤与日常所见的龙凤图案别无二致。这座寺庙始建于公元1087年,北壁上的龙凤纹寓意祥瑞,古老的壁画印证着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斗转星移,古寺中的壁画已经历千年时光。时至今日,龙的形象依旧活跃于高原各处,在人们的生活中焕发着新的生机。
在卓番林古院里,一场迎接龙年的文化集市热热闹闹地举办着。“90后”女孩德央是一家特色手工艺品小摊摊主,她的主营产品是身穿藏装的十二生肖。德央介绍,手工艺品创作者们从藏装和生肖获得灵感,将两者结合,让人们更深地了解藏装文化。
2月1日,拉萨年货市场上售卖的“切玛”盒,把手为龙纹。新华社记者 洛卓嘉措 摄
在拉萨八廓商城的年货市场,人潮熙熙攘攘。来自各地的小商小贩叫卖着年货。鳞次栉比的摊位上,饰有龙纹的对联、果盘和瓷碗重重叠叠地摆着,在藏历新年必备的“切玛”盒(装有糌粑和青稞的节庆用品)上,一对栩栩如生的龙构成了把手。来自日喀则的摊主罗桑边码货边告诉记者:“今年我这的龙纹果盘卖得特别好,这些都是我们村里自己找人做的,这几天还有不少汉族同胞来买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风雪高原行|特写:飘过喜马拉雅山脉的“红线”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距离拉萨市近1300公里,境内不仅有冈仁波齐、玛旁雍错、科加寺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中国普兰口岸、边贸市场等。[详细] -
风雪高原行|特写:穿越“冰与火”的“天路”桥隧工
冬日的雅鲁藏布江清澈澄碧,横跨两岸的藏木特大桥宛如巨大竖琴,风声、水流声和复兴号车厢内的欢声笑语,共同奏响拉林铁路的春运“交响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