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从“过客”到“归人” 万敬芝与拉萨的温暖邂逅

发布时间: 2025-09-26 09:07: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万敬芝(左一)与友人聚餐。


万敬芝(前排中间)与友人聚餐。

  从2012年初次踏上拉萨这片土地,到2023年选择在拉萨定居,来自上海的万敬芝,有着一个亲切的藏族名字——赤烈。前后六七十次与拉萨相遇,这里早已从最初的旅行目的地,变成了他心中真正的家。在拉萨的日子里,他摆脱了社恐,收获了包容与温暖,找到了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也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憧憬。

  因为牵挂 万敬芝被拉萨“俘获”

  “现在回想起来,2012年的拉萨之行更像一场‘未完成的约定’。”谈及定居的初衷,万敬芝的语气里满是温柔。谁能想到,这场最初为了散心的旅程,竟让他从此对拉萨“一眼万年”。

  2012年,刚毕业的万敬芝与朋友相约前往拉萨散心。“那趟行程特别波折,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晃得人晕头转向。受天气影响,纳木措、羊卓雍措这些攻略上的‘必去清单’一个都没去成,总觉得还没和这片土地好好告别。”万敬芝说。

  然而,拉萨就像一颗种子,悄然落在了万敬芝的心里。可能是火车窗外掠过的雪山,也可能是街头小茶馆里的热情,或是路边与当地人的相视一笑,这些都点燃了他对生活的憧憬。

  从那以后,万敬芝成了拉萨的“常客”。最频繁的时候,他周五飞过来,周日再赶回上海上班,就为了能在这儿待上两天。

  拉萨,也见证了万敬芝2018年至2020年的三个春节。“记得2020年除夕,朋友拉巴家煮了满满一锅藏香鸡,我们围着炉子,一边吃藏香鸡、玩游戏,一边喝青稞酒。窗外飘着雪,屋里暖融融的,那种热闹我从未感受过。那时候就觉得,拉萨好像有了牵挂。”

  这份牵挂,曾因父母的“命令”暂时搁置。无奈之下,2021年万敬芝和拉萨这座城市短暂告别后,便和朋友开起了公司。“每天对着电脑改方案、跑客户,生意还是不景气,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万敬芝说。后来,拉萨的朋友发了条朋友圈,说“甜茶馆的甜茶还温着……”这句话,再次揪起了万敬芝本就被拉萨牵动着的心。思考再三后,他决定回到拉萨,享受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时刻。

  觉得离不开拉萨的万敬芝,在2023年干脆把行李都搬了过来。“留在拉萨的原因很简单,对于我来说这里的人和生活太治愈了。”

  在拉萨确认定居的同时,万敬芝也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做自媒体。“刚开始确实不顺利。我认真做了攻略,游客总是走马观花;想帮游客拍些独特的照片,游客反馈说‘跟着走绕了远路’……”万敬芝说,其实拉萨有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却很独特的观景地、拍照打卡的机位、各种“宝藏”小店,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观察,就能找到。

  打破隔阂 在甜茶馆与拉萨双向奔赴

  “以前来拉萨,哪怕待再久,也总觉得自己是个‘游客’,还得回到上海。但定居以后,在甜茶馆的一个瞬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回忆起那天的场景,万敬芝依旧清晰记得,“那天,我在茶馆喝甜茶,进来几个背着背包的游客,问老板‘哪里能体验本地生活’。旁边的大叔直接站起来,拉着他们坐到我这桌,还喊老板‘加两份藏面、一壶甜茶’,说‘跟着他(指我)玩,肯定没错’。”

  那天,万敬芝与其他游客坐在一起聊天。“游客问我‘拉萨哪里的日出最美’,大叔就抢着说‘他知道,之前还带我去看过’;聊到最近拍视频遇到的问题,旁边的阿姨还帮我出主意‘可以拍我们做卡赛呀……’”

  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在万敬芝的心里,没有“我是外来者”的隔阂,也没有“我要招待游客”的刻意,就是一群人围着桌子,晒着太阳,聊些家长里短,特别松弛。“那个瞬间我更加确认,我不再是旁观者了,我就是这里的一分子,和大家一样,享受着拉萨的慢时光,仿佛我本来就属于这里。”万敬芝回忆起当时场景,眼泛泪光。

  在万敬芝心里,拉萨的“舒服”藏在无数个细节里。“我特别喜欢坐这里的公交车,司机总会耐心等赶车的乘客,哪怕只是慢几秒,也让人心里暖暖的;藏面和甜茶是我的最爱,累的时候去茶馆坐一会儿,喝一杯甜茶,吃一碗藏面,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还有林卡时节,朋友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美食,那种热闹又温馨的氛围,真的让人沉醉。”

  更令他意外的是,这座城市还悄悄改变了他的性格。曾经的万敬芝不善言辞,甚至有些“社恐”,不愿和陌生人交流,遇到不同观点也总爱急于反驳。“但拉萨太包容了,在这里认识的朋友都很真诚,慢慢地,我也变得开朗起来。”他学会了放下,接受不同的声音,整个人都平和了许多,“原来性格真的会被环境影响,拉萨的慢节奏和温暖,把我从‘封闭’里拉了出来。”

  扎根拉萨 书写属于自己的拉萨故事

  如今的万敬芝,早已在拉萨站稳了脚跟。他选择用自媒体的方式,把拉萨的历史脉络、人文温度、山川风光,以及那些藏在街巷里的独特文化,分享给远方的人。“哪怕一开始没人看也没关系,我只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西藏、读懂拉萨。”

  除了运营自媒体,他还有了更长远的计划。“接下来想推广拉萨的特产,比如野生菌、藏香等,希望能为本地发展出一点力。”更让人期待的是,他正在筹备一个专属“会客厅”。“想把它打造成一个温馨的平台,邀请五湖四海喜欢拉萨的朋友过来,分享各自和这座城市的故事。让它成为连接各地友人、传递拉萨魅力的桥梁。”

  对于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在拉萨独自生活、暂时找不到“状态”的人,万敬芝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首先,一定要多认识当地朋友。他们的热情和真诚能帮你更快融入,也能让你真正触摸到拉萨的文化和生活;其次,别把目标看得太重,要学会享受过程。很多人来拉萨是为了创业、追梦,但急于求成反而会焦虑,其实沿途的风景和成长,比结果更重要;再者,遇到困难别硬扛,多和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他们的正能量会感染你,也能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最后,一定要静下心来感受拉萨。它的美不在匆忙的打卡里,而在慢下来的时光里——是甜茶馆的烟火气,也是陌生人递来的一杯热饮。”

  回望来时路,万敬芝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想对当初的自己说一声谢谢,谢谢那份勇敢。勇敢离开熟悉的舒适区,勇敢来拉萨追寻想要的生活。”他坦言,创业失败、自媒体不被认可的日子确实难熬,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学会了成长,也找到了真正热爱的生活。“当初在心里种下的那颗进藏的种子,现在已经在拉萨生根发芽,我相信它一定会开出最美的花。”

  夕阳下,万敬芝望着远处的布达拉宫,语气坚定。“我想我会一直留在这座城市。这里早已不是一个暂住的地方,而是真正属于我的家,因为我在拉萨,真的挺好的……”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