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三重逻辑

发布时间: 2024-05-06 16:11:00 来源: 西藏日报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首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之所以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由三重内在逻辑共同决定的。

  一、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党领导经济工作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客观要求。当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民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一特点决定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原理的生动表现。政党作为上层建筑中最强有力的组织形式,能对经济基础发挥重大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须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当前,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解决当今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这是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共同决定的。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中心工作中的充分体现。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当前,仍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现象。这就须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中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统筹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二者在资源配置发挥协同作用的关键。

  二、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助推我国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时期,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党的主要任务,包括经济工作在内的其他一切工作都须要优先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此时强调“集中一切经济力量,为了战争”。但为了战争胜利,又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原因在于“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毛泽东曾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党不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探索出党独立领导经济工作的新道路,从物质上强有力地支援革命战争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推动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恢复以后,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党的主要任务。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领域的不断扩大,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日渐增加,全党深刻认识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尤为重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实施数个五年计划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推动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成为党的主要任务。全党加强和改进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完善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其间,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引导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提出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依靠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全面领导的实践逻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国民经济沿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长期经济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改革与发展“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新时代只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及时制定重大方针、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定好向”“掌好舵”。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抵御重大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国经受住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发展速度下行等多重考验,并打赢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高效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实践均已证明,只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从容应对经济领域各种复杂局面和重大风险挑战。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还在持续上升,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的关键所在。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当前,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党中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研究(2012—2022)”(CCNU23HQ021)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加快培育数字人才,汇聚发展核心动能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提供政策保障。 [详细]
  • 仇怡: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 [详细]
  • 乘势而上续写高质量发展“西藏新篇”

    “良始,增气益于终也”,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追赶超越的黄金期。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