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用好先发优势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4-06-13 10:46:00 来源: 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上海有着先发优势:

  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优势。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科技研发基础雄厚,已建、在建和规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20个,超过80家“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29项。学科门类比较齐全,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国家队。科技人才和“高精尖缺”人才集聚,仅2023年就引进海内外人才17.2万人。目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人才超过80万人。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优势明显。长期以来,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时俱进,动态调整,逐渐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底,上海有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大批自主研发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产品,如C919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等相继问世。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配套优势。一方面,作为长三角龙头和中心节点,上海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配套条件,在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集聚优势,能够吸引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上海作为全球重要的资金集聚地,拥有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机构超过1800家,管理基金8900多只、总规模2.3万亿元,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开放枢纽门户和内外双循环关键节点,开放性和国际化优势明显,截至2023年底,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3500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956家、561家,外资企业达到7万多家,成为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重要首选地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如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领域与全球领先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缺乏具有全球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链主”企业等。因此,更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强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要紧扣“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点,增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也是上海发挥排头兵、先行者作用的关键。为此,上海要建好用好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聚焦国家有需要且上海有基础的第六代通信、下一代光子器件、新型海洋经济等前沿领域,加强前瞻谋划与科技攻关,在这些重要基础研发领域实现“从0到1”的“点状”突破,在全球基础科学研究抢占“高峰”。同时,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加快张江高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二是围绕产业创新这一关键载体,加快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上海应立足自身战略定位和产业优势,加大产业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商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各学科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系统控制能力,强化生产整合能力。

  三是优化环境和政策配套,形成同向发力的系统集成和协同效应。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协同,为此,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构建开放创新协同网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全周期的优质服务。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的断点和堵点问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强化系统集成和生产要素高水平协同匹配,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加强政策的系统集成和政策一致性评估,提升政策组合支撑效率。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和企业市场激励等相关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和潜能,从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形成引领优势。总之,通过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的行业制度,优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教育科技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保持历史耐心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容易,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实现”。 [详细]
  • 推动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详细]
  • 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是重点,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则是高质量党建引领。依靠高质量的党建,乡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做好产业规划、推进创新发展,可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