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富物质遗存,既承载着历史记忆,又蕴含着思想密码,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四史”类课程的教学实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息息相关。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教育性、时代性等特征,为“四史”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探索红色资源在高校“四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红色资源数据库,丰富“四史”类课程教学内容
发挥红色资源作用,提高“四史”类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对本地区、本学校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以构建系统、完备的红色资源数据库。具体而言,其一,对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收集整理。以“四史”时间发展为脉络,对红色资源进行分类收集,包括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口述历史等多项内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利用高清摄像机、智能语音识别技术、3D建模技术等,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扫描、拍摄、录音,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教学素材,实现资源的永久保存。其二,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和时代内涵。成立专业团队,对红色资源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核进行深入研究,挖掘背后的历史背景,阐释其中的精神追求。结合“四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将红色资源融入具体教学环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对红色资源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补充,根据前沿发展动态,不断丰富数据库内容。同时,应推动红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各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的合作交流,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红色资源利用率。其四,注重红色资源数据库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规范的检索体系,提高数据库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版权保护,确保合法、合规使用红色资源。
创新融合式教学方法,提升“四史”类课程教学效果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创新高校“四史”类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其一,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红色资源包含丰富的历史场景和生动的人物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再现红色资源的相关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穿越”历史,“重回”现场,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例如,教师在讲解“党史”相关内容时,可呈现“红军长征路线图”、展示革命烈士家书,深化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和感悟。其二,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出”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展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活动,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专题展示等,加深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识;设立“红色资源学生讲师团”,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发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作用,组织学生虚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开发红色文化学习APP,让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学习便利性和趣味性。
建立红色资源实践基地,强化“四史”类课程实践教学
以红色资源赋能高校“四史”类课程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红色资源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体验、感受红色文化的平台。其一,科学规划实践基地布局。高校需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选择教育意义深刻、代表性较强的红色资源点作为实践基地,通过合理规划和主动协调,优化通达交通便利性,并保障接待能力,充分发挥基地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其二,深化校地合作机制。高校应积极与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旅游景区等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组织人员交流沟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其三,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可立足各个年级学生特点和“四史”类课程教学要求,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参观学习等,培养学生对红色资源和“四史”的兴趣;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创作实践等,深化学生对红色资源和“四史”的理解。例如,开设“英雄之城-武汉近代史探寻之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重走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路,进行探索性学习。其四,建立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责任与分工,制定安全规范条例和考核标准;建立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还需适当加大资金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红色资源在高校“四史”类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高校需充分认识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联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探索红色资源在“四史”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展望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持续,红色资源在“四史”类课程中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四史”教育走深走实,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昌工学院武汉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武昌工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武汉市红色资源在高校‘四史’类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DS03)〕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