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面具 承载藏文化的鲜活与厚重
面具,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情结,那是孩提时庙会上的必备品,卡通面具、戏剧面具,是那时候最常见的元素。透过面具,可以窥探神奇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面具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形态,很多常见的戏剧艺术中,都有面具元素的体现,唐代歌舞剧《兰陵王》就是一出著名的代面具戏,但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了脸谱艺术。就青藏高原而言,藏戏与形影相随,共同谱写着藏戏几百年的辉煌历史。
藏戏面具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记载,西藏的面具历史悠久,据最近的考古材料和文物证实:“藏族面具的起源时间应为新石器时代后期”。拉萨曲贡遗址中出土的“鸟头陶塑”和“陶塑猴面具贴饰”就是最可靠的见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都可以看到藏族面具的历史遗存。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全区各地。西藏面具大致分为差姆(跳神)面具、藏戏面具、悬挂面具三类。面具的制作材料有金质、皮质、祭品、木质、纸质、泥质、贴布脱胎等。由于地域的差异、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现出多姿多彩、对比强烈、形式各异的特点。
就藏戏面具而言,藏戏作为西藏人民最喜欢的艺术表演形式,它基本上完全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土壤中独立产生、成长和形成的一种戏剧,人们对于每一个盛大节日期间的藏戏表演都给予厚望,绚丽夺目的藏戏面具也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有人说,世界上各种古老戏剧差不多都要经过这一发展阶段,不过随着艺术发展的进程,有的已成历史陈迹,有的却完整如初,藏戏属于后者。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与演变,藏戏一直到今天基本上还保留并发展了那种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戏形态,而且还保持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广大藏区群众中有着极其深厚的基础。
就当下而言,藏戏面具既是一门传统艺术,又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技艺。作为藏戏面具的传承人,桑旦就承担着全区一半以上的民间藏戏艺术表演团队的面具制作工作。
-
看灵芝如何“变形”
广袤的绿色林海里,置身其中会让人格外舒服。但你知道吗,在茂密森林的某个偏僻角落,也许还蕴藏着多种林下作物,被誉为“仙草”的灵芝就是其中的一种。[详细] -
城关区多部门联合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植树活动中,大家积极协作配合,精心将一棵棵树苗栽下。据统计,当天工作人员共种下24000余株幼苗,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切实为拉萨的环保工作作出了贡献。[详细] -
西藏旅发委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
3月30日上午,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在陕西西安开幕,自治区旅发委组织阿里地区旅发委、西藏航空及相关旅游企业参加本次展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