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看如画风景 游美丽乡村

史金茹 发布时间:2020-11-04 09:18:00来源: 西藏日报

  千年雪域,万里边疆。行走在西藏的山间草原,五彩斑斓的经幡随风而动,从不停息的转经筒传唱着千年的文明。

  凭借着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西藏的旅游产业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雄伟的布达拉宫、澄澈的纳木错、古老的八廓街,还有神山圣湖、雪山草甸……各式各样的自然人文景观迎来送往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净化人们的心灵,也鼓了百姓的腰包。

  班公湖: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产业

  拉萨以西,是广阔无际的云端阿里。这里有着西藏最明媚的湖泊班公湖。行走在班公湖畔,碧波荡漾,飞鸟环绕,远处雪山点点,美丽的风景令人目不暇接。

  依托悠久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以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日土县打造了一条以班公湖景区为核心、以班公湖鸟岛为灵魂的生态旅游精品线。2011年以来,日土县共计投入资金1220万余元,完善了班公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今年6月,县域旅游人数达69567人次,县域旅游收入达9739万元,全县旅游行业就业人数达652人,其中在班公湖景区就业本地家庭子女18人,贫困家庭子女11人,群众增收192万元,充分发挥了旅游景区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日土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桑巴次仁介绍道。

  近年来,日土县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961万元,在班公湖及周边开展沼泽封育1186公顷、植被恢复140公顷,林带建设人工造林64.2公顷、种草10亩、湿地垃圾清理1000立方米、修建水渠千米、湖边整治3千米,同时配备给排水、电器等附属配套设施,配套宣教、科研、巡护、防火和监测等设备,进一步加大了对班公湖的生态保护力度。

  “如今,我们的班公湖是越来越美了,既有了绿水青山,还有了金山银山。”索南达瓦是班公湖湿地管护员中的一个。据他介绍,随着对班公湖湿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今,公众对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正在逐渐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班公湖的生态效益、教育与科研价值、经济效益等进一步提升。

  勒布沟:依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勒布,藏语意为“好的地方”。勒布沟是山南市错那县境内一个著名景区,这里气候宜人、山川秀美。每到春夏时节,漫山遍野盛开着美丽的杜鹃花、茉莉花、月季花和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勒门巴民族乡就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勒布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村民们开办农家乐、餐馆、茶馆和民族特色产品销售点,还发展起了适宜当地气候的茶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

  今年46岁的多布杰是勒乡勒村副主任 ,他说:“2015年,勒村被自治区列为首批20个新型特色小城,我们自筹了30万元,建成了现在的四层楼房,面积共217平方米,三四楼改成了旅馆。”靠着采茶、旅馆、打零工以及各项政策补贴,多布杰每年的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

  据介绍,2019年,勒乡干茶总产量16910斤,茶叶合作社收入达254万元,其中,兑现社员务工补贴资金55万元、落实茶田租金及分红资金104.15万元,发放大学生鼓励资金、困难群众慰问及各类福利累计价值9.8余万元。

  如今,勒乡群众搭乘“茶+旅”产业发展的快车,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新生活”。截至上半年,勒乡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年均旅游收入60余万元。

  达那答乡:搭建平台发展果蔬经济

  达那答乡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塘河交汇处,空气湿润,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是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粮仓”。

  走进乡政府所在地如贵村,整个村庄呈现出了一幅干净整洁的面貌。不大的村子周围果树成林,郁郁葱葱,吸引不少游客来此进行果子采摘、欢度林卡、体验乡村民居生活等休闲活动。

  近年来,为了发展乡村经济、带动更多百姓增收致富,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达那答乡寻找各种途径,努力搭建平台,发展起了适宜当地气候的果蔬经济。

  在当地“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数十个大棚整齐罗列,棚内果蔬种类丰富。整个园区占地面积34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是自治区内唯一一家集菌棒制作、食用菌生产培育和产品加工、废菌料加工生物燃料、职业技能培训及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园区项目。纯绿色种植技术结合趣味十足的采摘活动以及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足以成为日喀则市及周边县域到谢通门县旅游的理由。

  “每到旅游季,游客可以进行生态农业观光,并且品尝到最新鲜的菌菇。”据园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实验室可以培育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金耳、银耳、杏鲍菇等多种菌菇,实现日最大产量达到1万包,出菇10吨,菌类产品远销日喀则市、拉萨市。

  2020年5月,以“动物家园”为主题的达那答乡如贵果园林卡正式开园。林卡占地14亩,种有苹果树、梨树等200余棵果树,设有6个林卡帐篷,供应农家大盘鸡、干锅鸡、青稞酒、藏鸡蛋、藏餐等特色菜品,让广大游客在感受大自然天然氧吧、享受闲暇时光的同时,还能品尝到最特色的农家美味。

  如今,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丰富旅游产业内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繁荣农村、振兴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让更多的农牧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成为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力量。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